“又得一把。”4月25日,沿河县城和平街道联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移民陈乐宽手牵长藤,挽出一朵朵美丽小花,完成古思州藤椅的最后一道工序。
“编一把藤椅需两三天,但卖一把藤椅可赚元。”久违的自信又写在陈乐宽的脸上。7年前,陈乐宽因意外脊梁受伤,家中顶梁柱倒下后,全靠妻子外出打工养家,以致家庭负债而陷入贫困。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陈家迎来转机。三年前,陈乐宽一家5口从板场镇枫香村搬进县城联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家成了城里人。
但是,搬进城里的楼房,陈乐宽上下楼梯很吃力,常常需要搀扶,更别说找工作挣钱养家,反而让他时常自责连累了家人。
去年初,省委提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陈乐宽的人生也迎来了新机遇。去年5月,当地政府免费提供厂房,动员沿河红峰藤制品公司把加工厂从县经开区迁至联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带动移民在家编织藤椅增收。
沿河藤编已有上百年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沿河凉席厂加工的藤制品远销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厂子倒闭了。
年,当地长期从事民族手工艺的蒋晓红,投入上百万元成立沿河红峰藤制品有限公司,重金聘请当年沿河凉席厂退休技术人员“传帮带”,重新擦亮沿河藤编这块古老招牌。
记者在公司的加工车间见到,古思州藤椅、古凳、藤制摇床、藤编黑叶猴及白山羊等产品琳琅满目,精巧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传统藤编只用青藤和青竹,都产自沿河的大山,村民采来晒干后卖给公司。”蒋晓红说,工人全部来自安置点及周边村寨的贫困户,公司免费技术培训,学会后免费带材料回家制作。灵活的就业方式,让原本行动不变的陈乐宽这样的搬迁户,有了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目前,公司有9名像陈乐宽一样身有残疾的移民工人。22岁的安世念,幼时大腿受伤至今行走不便,原本以为一辈子要靠家人吃饭的他成为藤编工人后,每月能挣上千元,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古老的沿河藤编工艺让枯藤开出幸福花。公司已吸纳87名联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搬迁户、周边贫困户,把沿河大山中的枯藤编成藤椅、凉席卖到全国各地。蒋晓红正打算把藤编产业延伸到县内其它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带动更多搬迁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增收脱贫。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聪
编辑何涛编审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