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下半年,共有约27.7万家农民合作社面向小农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1.3万家进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家从事民间工艺制品等乡土特色产业。超半数的农民合作社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26.8万家创办加工、流通和销售实体,4万家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近16万家拥有注册商标或农产品质量认证。农民合作社通过开展规模化种植、养殖,做大做强了一批乡村特色产业,通过经营业务向产前产后拓展延伸,逐渐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增值增效,让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就业增收空间。
但也必须看到,农民合作社离有效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实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还有很大的差距,更多的农民合作社仍然属于小规模、低水平的松散经营状态,产业链条短、增值增效空间不足。根据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农民合作社在延伸加工链条、发掘农业多功能价值方面可以尝试在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探索:
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民合作社尤其是中西部的农民合作社要根据自身产业特点、资金技术实力、地区资源禀赋等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初加工业务,更好实现产品分级分选和标准化供应,更好达到产品的错峰、错季上市。同时,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的政策机遇,乘势而为,迈上更高水平、更高效益的发展台阶。
二是通过联合与合作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民合作社要学会在具备条件的领域和地区,积极寻求志同道合的具有强大资本、技术或市场渠道实力的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合作。首先脚踏实地扮演好标准化的优质农产品原料供应者角色,然后尝试通过投资入股、产品技术研发等方式实现在深加工环节的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能力,为未来全产业链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是充分利用村庄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农民合作社要学会与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合作,把当地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古宅村落、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特色资源挖掘出来,拓展研学教育、田园养生、亲子体验、拓展训练等功能,开发民宿、农家宴、手工艺品、休闲景(园)区等服务,可通过资产租赁、入股等方式,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旅游资源吸收到合作社的事业中,并通过农民入股合作社、雇用本地劳动力等方式让更多村民朋友从中实现就业增收。最终通过一段时期努力,在村组织支持下,农民合作社牵头逐步开发出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实现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价值的共同彰显。
四是积极争取土地、资金等要素的外部支持。农民合作社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政策机遇,争取合理用地指标。同时,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争取其在水、电、路、网等设施建设方面的支持。还可以积极向政府部门反馈意见,争取社保补贴、学费补助、教育医疗条件等方面的改善提高,以聘请和吸引更多专业化人才、社会资本加盟和参与。
(作者:邵科;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