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记者跟随年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工作推进会的参会代表们,走进位于织金的四家妇女特色手工企业看到,一把把蘸取熔蜡的蜡刀、一根根穿过彩线的银针在染娘和绣娘们手中,变成了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
自年锦绣计划实施以来,这些曾经只是苗家姑娘的嫁妆或生活用品的手工制品,逐步变成小众消费的观赏品、收藏品,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政府联动机制引导,成为辐射50万从事特色手工产业妇女、创造60亿产值的特色产业商品。
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设计元素、产品样态、市场营销方式等,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逐步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
苦为生计到返乡创业
今年45岁的杨美告诉记者,她之前一直在贵阳务工,曾经她在工地上砌过砖墙、扛过石头、开过拉沙石的大货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杨美还会拿出随身行李中的针线出来绣一绣。
原本以为往后的日子只能干些粗活来贴补家用,没想到一次在给大货车装卸沙子时,杨美却因操作货车用力过猛而受重伤,幸而抢救及时保住了命,可她却再也不能干体力活了。
正在参加蜡染培训的少数民族妇女
“在家养病一年多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贵州黔尚品公司总经理张薇薇,为了生计,我成了她公司的一名绣娘,一干就是六年。”杨美说,这期间她借助到各地参观学习的机会,不仅提升了手艺,打开了眼界,也让她发现可以用这些年的所学,回家带动家乡的绣娘们一同致富。
年,杨美回到织金找到同村的几位绣娘,让她们一起绣从贵阳带回来的围巾样品,没想到绣好的产品带去贵阳销售供不应求。
在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小妥倮苗寨里也有一位从小针线手艺精湛的绣娘蔡群,今年36岁的她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可在她12岁那年,为了吃饱饭,她却跟着姐姐走了多公里的山路到贵阳捡垃圾。
之后为了谋生,蔡群又到沿海打工,直到年春天,在她即将离开家乡踏上往东的行程时,女儿难舍难分的眼神让这位母亲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留在家乡。
在一次得知毕节市在举办民族手工艺比赛之后,蔡群抱着试试的想法去参赛,可没想到,这次比赛上她创作的蜡染作品《织金洞银雨树》在大赛上荣获二等奖,还得到元奖金。
“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们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是值钱的!”蔡群说,在这之后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又东拼西凑了5万块钱,购买缝纫机和原材料,开起了自家的苗族蜡染刺绣工艺坊。
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
另一位前不久又接了多万订单的织金染娘杨晓珍,去年把自己的公司开在了老家织金县珠藏镇链子村,运煤的大卡车把村子里的路压得不太好走,但杨晓珍并不想把已经做大的公司搬到县城里来。
从年到年杨晓珍一直在凯里、上海、北京等地一边展示自己在白布上信手拈来的蜡画绝活,一边带着老乡的蜡染刺绣在市场上销售。她表演的技艺让观展者啧啧称奇,她带去的产品也让不少外地人愿意出高价购买。
正在蔡群公司用蓝靛染布的当地妇女
同时,经过这十多年的积累,杨晓珍还收藏了很多有珍贵的旧蜡染刺绣品。曾有国外商人出资千万收购这些藏品,可杨晓珍不买。
“许多藏品是运用现在少有人懂的技艺创作的,它们拥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杨晓珍说,看着这些老手艺逐渐失传,为了传承祖先技艺,年她选择回到家乡,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工作室,去年自己又自筹万成立了现在的公司。
目前,杨晓珍在家乡累计培训学员0多人,公司吸纳当地妇女固定就业人,人均月收入元,辐射带动当地余人从事蜡染刺绣产品制作。
和杨晓珍一样,杨美和蔡群也在回乡创业之后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帮助,成立了带动妇女脱贫致富的特色手工企业。
“现在寨子周围多个姐妹都从外地回来跟我一起干了,去年公司营业额有多万元。”蔡群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她的公司已经帮助了当地个处在贫困户家庭的染娘和绣娘们实现了增收,创造了人生价值。
截至目前,织金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及专业合作社达67家,手工作坊余家;年以来,全县累计实现产值1亿元左右,妇女手工技能培训1万余人次,专业从事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人员达余人,2多名贫困妇女实现增收。
深耕传统到践行创新
产业越做越大的背后,是紧盯市场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蔡群的公司,许多设计与时俱进的蜡染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有用蜡染包裹鞋尖的高跟鞋,有装饰着蜡染布边的牛仔裤,还有蜡染镶边的手表表带……这些产品都来自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推动。
装饰着蜡染布边的牛仔裤
在蔡群、杨晓珍等带头创办公司初始,她们主要以自己传统的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来生产产品。但精湛的技艺有时会呈现出失真的效果,一位外国顾客曾向杨晓珍表示希望能买到蜡染冰纹更加自然的作品,这让她发现原来生产出的产品要符合市场的需求,而不是以她的标准来衡量好坏。于是,杨晓珍开始从顾客的需求着手,研发了新产品也改进了加工工艺。
与此同时,政府也开始以市场为导向助力企业发展。织金县妇联主席黄英介绍到,为给妇女特色手工企业牵线搭桥,织金引来了广东龙头企业唯品会。现在,利用唯品会电商平台资源,织金探索出了一条“电商非遗扶贫”的新路子。
如今,蔡群的公司根据唯品会订单抓生产,不愁销路也不愁推广。蔡群说仅去年,她的公司就与唯品会、织金县商会签订了蜡染帆布袋生产的万元订单。
目前,妇女特色手工业多渠道推广正盛。在杨美的公司可以看到,两位染娘正在通过直播平台展示蜡画技艺,而在平台上的观众不仅能欣赏蜡染制作流程,还能挑选购买喜爱的蜡染产品。
黄英介绍,现在织金正通过YY直播、一件直播购等平台打造“非遗传承平台赋能AI创新”模式,通过培养当地主播,让主播们在宣传非遗文化的同时,放大线上“带货”能力。
而像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日本东京国际礼品消费品博览会、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等国际大型展会,也帮助许多绣娘、染娘们开拓了设计思路,接下了国际订单。
未来创新不止。贵州省妇联副主席龙丽红表示,为推动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今后政府还将继续在政策保障、贷款扶持、资金投入、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产品升级、市场开拓、赛事推动等方面继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发挥联动机制,贵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将大有可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管云
编辑袁航
编审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