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凭籍市场传承优秀工艺

中工网记者苗辰

“这次运用燕京八绝元素制作的产品在服贸会上销售得很不错,我们还将开发一些新颖的文创产品。”日前,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副馆长杨宁告诉中工网记者。9月2日至7日,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北京石景山区的文旅代表参加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燕京八绝手工制作工艺品和带有相关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燕京八绝是指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源自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间,燕京八绝发展强劲,一度成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骨干力量。但是这些手工工艺耗时费力成本高,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的变化,固有款式已不能满足时尚和审美需求,年轻人不愿意入行学习,工艺的传承成了大问题,燕京八绝开始遭遇长时间的寒冬。

没落消失是无声的,一些工匠在老去、独特技艺在失传。“像八绝之一宫毯,是手工编织的地毯,有些技艺当时已经失传,我们觉得非常可惜”,杨宁说。出于挽救这些精湛传统技艺的初衷,年由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柏群牵头,联合八大工艺的传人成立了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定要让传统的手工工艺有更大的平台。”杨宁介绍。过去十年,他们没有急于贴近市场,过多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把重心放在了传统工艺传承研究和活动宣传上。在他们的设想中,一家燕京八绝公司、一个燕京八绝协会、一座燕京八绝艺术馆,由此构建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平台。

这些设想在后来的发展中都逐一变成现实。年底,北京燕京八绝艺术馆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承恩寺落成;年,艺术馆升级为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并于年7月开始正式向公众开放。

花丝镶嵌《盛世繁华》手包套装

记者在博物馆内注意到,展馆内很多工艺制品没有设置玻璃围栏,参观者可以近距离体验和感受。每个工艺门类都以精美的家具和其他物件衬托陈设的大师工艺制品。杨宁说:“沉浸式参观是燕京八绝博物馆的一个特色。过去燕京八绝是服务于宫廷的艺术佳品,所以现在我们将这些艺术精品融入到宫廷陈设中去,让大家既可以参观又能够感受时代氛围。”

工艺和文化的展示平台已步入正轨,传承和推广又该如何发力?想要让一门精妙的手工工艺发展起来,既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看见这些工艺,还需要有更多愿意学习工艺和文化的传承人。

年,秉承工匠精神,以传承推广为宗旨的北京燕京八绝协会成立。协会召集了一些有志向的年轻非遗传承人,加强创新意识,克服手工制作以“月”和“年”为周期的制作方式,将传统手工技艺和机械加工相融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研究生产出如手绢、手包、首饰盒等实用且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

在协会的推动下,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石景山学校)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专门开设了金漆镶嵌课程,由专业大师进行教学授课,一个学期后学生就可以简单创作自己的作品;在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几所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也都开设了非遗的相关课程。燕京八绝公司还与曾被称为“大师的摇篮”的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采取校企合作和大师工作室培养模式,开设雕漆、花丝镶嵌、景泰蓝、玉雕专业。燕京八绝协会走进学校,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散播开来,逐步激活了燕京八绝的生命力。

谈起未来的规划,杨宁说:“企业还是会专注作品,一方面做精品的高端定制,另一方面依托博物馆做文创产品。市场化依旧是燕京八绝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当更多人愿意为艺术作品买单,这些自古至今薪火相传的珍贵工艺才会历久弥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7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