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荆楚先民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及“年度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一、湖北恩施:土家女儿城
巴楚文化聚集地
项目介绍: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保护基地,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秉承“以文融旅,以旅兴文”的发展理念,以一座城(恩施土家女儿城)、一台戏(女儿会·赶场相亲)、一群人(一批非遗项目传承人)为平台,丰富恩施土家女儿城文化内涵;强化玩灯拜年、端午祭祀、岁末刨汤宴等非遗展演活动和坝坝茶、巴土古韵等小调山歌等非物质文化演出;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景区活动,实施校企合作项目,联合举办文化旅游演艺人才班。
项目效益
集土家民俗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创业孵化园区管理、恩施玉露茶制作技艺传承保护等于一体,助力多名大学生成功创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余个,入驻商家余户,带动就业创业上万人。
年景区接待游客量达万人,实现文化旅游综合带动收入约11亿元。同时,以“土家女儿会”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淬炼出“相亲之都、恋爱之城”的文化品牌,成为武陵地区最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堪称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典范。
二、湖北十堰:“郧西七夕”
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项目介绍:作为“七夕文化发源地”的郧西,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深度开发“七夕”文化。自年起连续举办9年的“七夕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旅游盛会。“郧西七夕”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年,郧西七夕节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为这份有着美好寓意、代代传承的民间习俗文化,增添了更多魅力。郧西七夕是以流传在郧西天河流域与自然风貌相印证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故事为基础,以七月初七为节令,以一系列民间活动为载体,以祈福乞巧为目的的一种民间习俗文化。
项目效益
年郧西在举办七夕田园生活节期间,直接参与活动人数约51.6万人次,星级酒店接待游客9.2万次,餐饮业接待30.12万人次,农产品销售收入1.4亿元。
从8月中旬开始,郧西县七夕文化旅游节活动再次轮番上演,实现旅游收入近3亿元。短短10年,郧西县从一个鄂西北边陲小城发展为集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旅游、自然生态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大县,这主要得益于“七夕文化”的持续拉动。
///
除了以上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近年来湖北省内非遗项目发展变成“香饽饽”,带领脱贫也可致富。
三、枣阳粗布
非遗致富路
5月12日到18日,第五届鄂湘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新中式生活场景特展里,来自湖北的枣阳粗布受到了不少市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