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贺在诗作《竹》中赞美竹的妙用:“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在四川雅安雨城区周公山镇新荣村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新荣村村委会副主任、周公山镇人大代表孙新勇带着名社员,将一根竹子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和工艺品,同时也“编织”出了属于新荣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秀绝活篾条当丝线指尖有才艺
把不足5毫米厚的竹片,分成18层竹篾条,再选取其中最有韧性的一条,就是孙新勇制作竹编工艺品的原料。
5月21日,沿着翠竹起伏的周公河而上,在距“西蜀第一汤”周公山温泉不远的龙河新竹编合作社工作间里,3名当地妇女正坐在工作台前聚精会神捻动指尖,篾丝随手指交错,仿若织布,又如绣花。
合作社展厅中,一幅幅画作、一尊尊器皿或挂于墙上或静置展台,有山水、花鸟、罗汉、熊猫、骏马和诗词字帖等,皆为竹丝编织而成。
“墙上挂的是竹编平面画,这样一幅画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孙新勇指着一幅长约1.6米、宽约1米,名为《中华国宝图》的画作说。画面上,三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山野中玩耍,翠竹傍身,十分生动。
最近,孙新勇正在编织一幅尚未完成的熊猫画,这是非常需要耐心、毅力以及稳定性的精细活,靠手指和简单的工具,操控细如发丝的竹丝,让它们按竹编者的意图排列组合,一旦出错整个作品就将废掉,同时损失的是大量时间、精力和价格不菲的竹丝原料。
竹编平面画,需要事先将底图打印在一张纸上,然后用两种同样厚薄、同样宽窄、不同颜色的竹丝进行编织,两种颜色的交织,便构成了惟妙惟肖的竹编平面画。而工艺类似的瓷胎竹编,则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图案以竹编方式,附着在瓷器、砂器或玻璃制品上,对一些特定器物进行二次艺术加工,增加其艺术美感和艺术价值。
当前,该合作社有社员人,其中多为留守在家的中老年妇女,她们依托合作社的订单和销路,从事竹编工艺品赚取收入,既能顾家又能赚钱。为此,市妇联还特意将“雅安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竹编培训基地”设置于此。
该合作社制作的竹编艺术品,对内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对外销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销售金额达余万元。
谋创新潜心搞钻研篾匠也文艺
周公山镇滋润多雨的气候条件,适宜竹子生长,而新荣村就藏在数十万亩翠竹海洋之中。
在雅安市林竹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篾匠”“竹匠”自古有之,桌椅板凳、撮箕扫帚等常见生产生活用品用具,也都出自他们之手。对于在竹林中生活的人来说,从不缺乏耐心和细心,但艺术审美和创作想象力却不是天生就有。
自从孙新勇记事起,他的父亲和村中不少年纪相仿的人,便一直延续着祖辈从事的职业——篾匠。
年,龙河新竹编合作社正式成立。孙新勇联合同样怀揣竹编梦的陈升焕和何松颖,从3个人起步,开始教大家编精品藏茶包,社员编好后合作社再回收统一销售,一年销售量六七十万个。
通过潜心学习、研究、创新,目前该合作社的竹编产品,包含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瓷胎竹编三大系列。平面竹编包括平面竹画、隐形竹画、竹字等工艺品,立体竹编包括常见生活用品和藏茶包、灯笼等,瓷胎竹编包括茶具、竹瓶等日常用品和工艺品。而这也实现了竹编产品由“簸箕、背篓”等粗加工,向“竹画、工艺品”等精深加工不断提升。
话振兴升华传统技艺挖掘绿色财富
随着竹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以及市场的不断打开,来学习竹编的人也不断增加。在此,孙新勇三人的分工也逐步明确起来,孙新勇负责销售,陈升焕负责产品创新和专职竹编教学,何松颖负责产品制作。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孙新勇常在全国各地跑,一边借鉴先进经验,一边推销合作社产品。陈升焕也在全国各地跑,参加各种文旅活动和研讨交流,不断提升周公山竹编的知名度;何松颖也没闲着,从藏茶包到竹编平面画,他都要进行严格质量把关。
在增收路上,竹编确实帮了新荣村人一个大忙;在振兴的路上,竹编依旧有无限的可能性。
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以合作社的名义,新荣村新建了一个竹加工厂,作为新荣村的集体经济来源之一。孙新勇仔细考量过,竹加工厂一天可消耗20吨竹子,经加工处理,一吨卖价在元左右,除去人工、电力等成本,一吨竹子至少能带来60元的纯利润。一天就是元,一年就能为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满山的竹子都是新荣村的绿色财富。”孙新勇说。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把河山装成锦绣,把林竹绘成丹青。这是孙新勇的终极理想,也是竹编艺人们眼中新荣村的振兴之路。(王树奎王金贵胡月)
责编:叶壮
本文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