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桂平风情!
《大桂平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前言
威叔小时候是没有手机的年代,那时候最快乐和期盼就是在街(圩)日的时候,到剧场那里看木偶戏,挤到人群里,听着“咿咿呀呀”的唱腔,看着木偶人在动,觉得真是精彩。不散场都不愿意离去。
那时候没想到,这个木偶戏后面竟然是有那么深厚的历史的!
1
木偶戏,又叫傀儡戏,是曲艺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它广泛存在于大江南北的城乡中,经常在集市,镇圩和庙会出现。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对于它的起源,现在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像现在甘肃和陕西的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中,看到的众多陶俑,它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是不是有木偶的感觉?也就是说木偶应该是当时的人们制作的各种俑的进化版,因为它们是可以活动的。是古代人们为了祭祀场合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个东西。
它品种繁多,表演的形式多样,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这些都表明了“俑”由单纯的工艺(摆设)作用(用石头,陶,泥等制作),变成了具有表演作用的木制品。
那些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它“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别看表演木偶戏的舞台不大,但是设计还是很巧妙的,既遮蔽了操纵者,分隔初观、演区,更突出木偶来吸引观众。
并且演员的技艺精湛,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真是让人拍手称绝。简单一点来说,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面对观众演出,观众看得到的是一个个造型服饰特点鲜明的“木偶”,但是,幕后操纵木偶的这个人却是这些木偶的灵魂。
把耍木偶称之为艺术,还在于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2
桂平的木偶戏所用的木偶属于杖头木偶。
小时候看木偶戏觉得精彩,现在却看着“简单”,打击乐器简单,场地简单,舞台简单,唱词简单(没有专门唱本)等等,这个”简单“是因为它所体现的原汁原味。可以说,杖头木偶的传入,就完美地承接了本地的巫文化,并且和本地巫文化交融,也让本地巫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得到了延续和重生。
巫文化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形态和文化现象,是远古人类的一种精神载体。简单一点来说,是因为远古的先民无法解释自然界的种种现象和事物,把它们统称为“神灵”,但是他们需要和“神灵”沟通和对话,所以“巫”就产生了,这个“巫”就是先民和“神灵”中间的那个传话人(也就是巫师),于是“巫文化”应运而生。(说起来太复杂了,这里也就简单说说,能理解就行)
这些“巫”师自然会用一些看似离奇古怪的道具和装饰品来作为让人们信服的工具,稳固地位。于是木头刻的面具和奇装异服出现了,作为他们和“神灵”对话时候的道具。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有专家也说,“巫”就是戏曲的起源,因为原始的巫师都是能歌善舞的,直观一点表达,就是常说的“跳大神”。
3
具体到桂平来说,桂平的巫文化历史悠久,远可以追溯到将七千年前,和夜郎国,句町古国,甚至三星堆文明都有联系。(太过久远,说起来很复杂,有需要威叔再叙述,在这篇不是重点)
按主流的观点,桂平的巫文化主要体现在“三大祭”:一是土地祭,二是山岳祭,三是江河祭。
土地祭:因为桂平地处浔州平原,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是这块土地滋养了世世代代的桂平人,所以,这里的社公社婆(土地庙)是很多的,所谓的庙会,也是从祭祀社公社婆延伸出来的;
按照威记说,遍布桂平的社公社婆文化更是“巫文化”的一种延续和遗留,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桂平的三十多处社公社婆庙也开始消散了。
山岳祭和江河祭:桂平山多河流多,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感谢山岳江河,自然也是用祭祀的方式了。
进行祭祀的主角自然就是捕鱼人、打猎人和古代道公这三类人了。祭祀有专门的一种仪式和流程,威叔小时候的记忆之中,看过“庙祝公”祭祀,大概是穿着鲜艳的道袍,先是祝词(反正念念有词),接着转圈(“跳大神”),跟着就是祭祀流程(说着一些感谢天感谢地之类的话),大概就是敬天地。反正很久没见过了。
4
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东汉末年的三国纷争和两晋乱局,大量的中原望族和人口涌入岭南,一部分到了桂平,他们带来了杖头木偶,这些已经成型的木偶表演方式的到来,都冲击着桂平本地巫文化。
而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活动增加,地方的相对稳定,祭祀已经不再是用单纯的表达方式,于是传入桂平的杖头木偶就替代了祭祀的“跳大神”,更加让人喜闻乐见,并且形成了“庙会”演出这样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桂平把巫文化和杖头木偶有效结合,演变成具有强烈桂平特色的适合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木偶戏文化。
5
说到底,最初的桂平杖头木偶戏是带有祭祀和感恩谢恩性质的舞台表演。到了后来,开始表演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以反映桂平一带各民族人民以劳动、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内容为主,用桂平白话演唱,使用本地的木头制作木偶,穿戴的是桂平土布服饰,使用本地惯用的锣鼓与桂平原始打击乐。
而这些就是威叔小时候看到的样子了。
如今桂平杖头木偶戏成了自治区级的非遗项目,并且当地建立了木偶戏的展现场所,在城区和周边乡镇每个月进行常态化演出。
就是不知道威记下次回去,能不能看上一场久违的非遗传承人表演的杖头木偶戏,重温儿时的记忆呢?
下集更精彩,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