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报名
家住潞城街道公园壹号社区的潘佳海,在一众老物件收藏者中显得与众不同。
出生于年的他,比大多数收藏者年轻许多,也比他收藏的老物件年轻。从农村到城市,他将祖辈旧物带进新居,这也是很多经开区人的心路历程。“舍不得丢掉老物件,也舍不得它们背后的家族故事与故土情结。”
首推这一盏木提灯,由潘佳海的曾祖父潘金昌手作,少说也有7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潘家已数代居住在潞城新河村。潘佳海听祖父说,曾祖父当年是村里的会计、私塾教师,这盏灯是他亲手做的,一直摆在他的案头。把木材锯成大小合适的木片,再加以打磨抛光;木制的框架搭好,插上四片玻璃,中间再点上蜡烛,一盏防风灯就做好了。
夜读书,桌上放;巡田去,手中提。潘佳海很爱听祖父聊这些旧事,自己复述起来也是如数家珍。“那时候水源有限,几个村共用一个水源。夜间开沟放水,为了不被人截流,要经常去田间巡视才行。”午夜风急,风中灯影摇曳,在潘佳海的想象中,曾祖父也许挽起了裤腿,在田间边走边看,遇到水流滞缓处还要加以疏通。
新中国的成立带来了新的生活
一套木制碾子
镌刻鲜明的时代印记
也是丰收的象征
“上世纪60年代,我爷爷去戚墅堰大街5号仓库交公粮,仓库工作人员就是用这套碾子来验看稻米成色的。”潘佳海说,只要取一把谷子放进去,轻轻一碾,稻壳就会脱落,能看到糙米的色泽。记者看到,这套木碾子很是轻便,可随身携带,“也许是收粮时落到板车里了,所以才会出现在我家老房子里。”
同样与粮食有关的,还有潘佳海从外婆家收来的木制量器——木升,底掉了,配上一块铁皮,像极了那修修补补的老时光。爷爷辈传下来的木滑轮,用来将粮食以及其他重物吊到阁楼上,设计巧妙耐用,至今依然可以使用。
年,新河村拆迁,几代人居住过的老房子也不复存在。“这个地块被划入潞城街道新东社区,成了一处工业区域。”潘佳海说,村里大规模搬家的时候,有些人就像他一样,把家里老物件包括石磨石臼这样的大件都打包搬走了,但也有人“断舍离”,将老物件连同故人往事一道留在了原地。“拆迁时邻居丢掉一个老式月饼模子,上面印着‘谷乡月饼’的花样,我觉得挺漂亮,就捡了回来。”潘佳海说,他有责任守护家乡的回忆。
就这样,一双年轻的手接过这些木制的老物件,将它们带到新家,轻轻拭去灰尘。木提灯、木碾子、木升……这些老木器摆在现代化小区的楼房里并不显得突兀,潘佳海将它们保存得很好,也很愿意说说、想想老物件背后的一段段往事。
“太公还传下来一张亲手做的木凳。”本来已经没法坐了,也是潘佳海重新用砂纸打磨,又上了一层清漆。饭桌边,潘佳海坐在老木凳上,给木提灯插上一支崭新的蜡烛。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重拾着手作时代里祖辈亲手做木工、悉心打磨时光的平凡喜乐,也仿佛回到了那个朴素纯真的年代。
武小融喜欢,就赞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