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派记者李钢通讯员马学涛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作为科研力量的“国家队”,中国科学院以“科技服务湾区,携手创新发展”为主题,携带多项成果亮相,参展项目涵盖先进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AI预测新药靶点:缩短新药开发周期现实中,一款新药从开始设计到走向临床,往往需要上十年的时间,可说是从“万草”“亿草”中最终筛选出有效成分。而在深圳先进院医药所袁曙光团队展区,记者看到,该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辅助药物设计中,不仅大大缩短了新药研发时间,还可以提高成功率。人工智能辅助筛选的具体过程是,计算机从海量样本中筛选出几十至几百个具备活性的药物分子,再进行进一步检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优化,包括对不同活性分子进行化学合成,之后投入到生物测活中,重复几个周期,就能最终筛选出合适的新药候选分子,该方法可将筛选时间缩短几十倍,成功率提高几十个百分点。据袁曙光介绍,该项目具体服务内容将涵盖临床前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包括AI预测新药靶点、几十亿级海量类药虚拟分子库的建立、计算机高适量筛选海量分子库、药物分子毒性预测、药物分子生物活性预测、药物靶标预测、靶标蛋白三绍吉构预测、药物分子适应萄牙页测、药物分子晶形预测等。据介绍,疾病的发生通常是体内某种蛋白质发生变异或功能异常,而开发者要针对异常的靶标蛋白进行设计,筛选出可重新激活其功能的药物分子。传统的机器人高通量筛选,需要从十几万到上百万个药物分子中,筛选出有治病潜力的某几种。这种方法虽然比人工筛选效率提高了,但速度依然不够快,筛选往往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此外,购买大量供筛选的药物分子,成本至少几百万美元。据介绍,将计算机及人工智能运用于新药临床前的开发中,可以建立虚拟分子库,不仅节省了购买药物分子的成本,还能使得分子样本更具多样性。目前,袁曙光团队已经构建包括十亿个药物分子的数据库。世界上灵敏度最高压力传感器亮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仿生触觉与智能传感研究中心潘挺睿团队则研发出了全球首创的第四代柔性触觉传感技术——柔性离电传感技术,解决了目前仿生触觉系统灵敏度及空间解析度低、结构复杂(工艺难度大)、材料稳定性差及成本高等问题,其灵敏度优于现有固态压力传感器一千倍以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灵敏度最高和抗噪性能最强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机器人、可穿戴监测、物联网及智能汽车等领域。据介绍,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基于不同材质的柔性压力传感器(PET、FPC、全织物、全纸基、橡胶、全木制品等),适合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如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可穿戴健康连续监测、物联网及智能汽车等领域。鉴于柔性离电子触觉传感技术的全柔性封装、高检测精度和无线信号的传输设计,以及其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以很容易地与现有的医疗机器人相集成,从而实现人体内组织、器官的各种生理压力的实时监测。同时,团队开发出全球首款基于足部的医疗级智能可穿戴设备“FootWARE”,只需通过正常的日常穿戴就能够实现对足部脉搏信号和肌肉运动信号的实时监测。智能急救站:打通急救最后一公里游客在体验智能急救站李钢摄中健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科院孵化企业。记者在高交会现场看到,该公司带来了旗下的“三健客智能急救站”。据介绍,“三健客智能急救站”包含了智能急救手机端,智能急救云平台,和24小时线下智能急救站,此系统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自动智能急救系统,有效填补了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的黄金急救空缺。打通了急救最后一公里,为老百姓自救和互救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利用力学原理让沉重的背囊悬浮起来悬浮背包李钢摄而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的展区,一款军用背包正在随着电机上下震动。而据力学所郭亮介绍说,这是最新研发出来的军用悬浮背囊项目,这一项目利用力学受迫振动原理,设计了含有协振和阻尼模块调节的运动背负系统,避免运动过程中身体高低变化引起背包的振动,降低动载荷。军用悬浮背囊主要针对单兵携行具领域,也可以改装面向户外运动领域,可以实现行进中背负重量减轻22%-80%的效果,减小人体能量消耗和关节损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在军事上可以大大提升单兵作战能力。(更多新闻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