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绳结手艺人编织火红中国结20载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参观者挑选富贵鱼饰品。 赵玉国 摄

(新春走基层)山东聊城绳结手艺人编织火红中国结20载“结”出致富“果”

中新网聊城2月10日电题:山东聊城绳结手艺人编织火红中国结20载“结”出致富“果”

作者孙婷婷刘明明

一根红绳对折,左手压圈握实,右手次第缠绕,再将线尾穿进线圈拉紧,一个吉祥结就在“李氏中国结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建霞手中成型。曾是下岗女工李建霞用一串火红的中国结,串起了她与多位姐妹的创业之路,让一件件喜庆的绳结作品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2月10日,在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的李建霞工作室,记者看到,大红的吉祥如意结、鲜艳的孔雀开屏结、“萌萌的”富贵鱼等各种绳结手工艺品“铺”满四面墙壁,将工作室装扮得“红红火火”。绳结工人们坐在其中,熟练地编织着“如意结”“福字结”“团圆结”等饰品。

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在编织中国结饰品。 赵玉国摄

李建霞告诉记者,年,她在毛巾厂下岗后,辗转各地尝试过很多工作,偶然间看到了衣服上中国结纽扣,想到制作中国结手工艺品。“这种手工艺品投入成本不高,在家里就可以做,并且中国结的用途越来越多,加工出来应该不愁没销路。”年近40岁的李建霞,先后到临沂、菏泽、威海、青岛、济南、义乌等地考察学习手工编织技艺,一路摸索。

“刚开始,手法不熟练,一天只能做两三百个,但很多都达不到要求,不得不拆掉重做。”李建霞说,她还尝试将做好的中国结拿到批发市场上卖,但是销路并不好。

李建霞在展示中国结饰品。 赵玉国摄

将绳结手工艺品与葫芦、桃木等非遗产品结合,让李建霞找到了新思路。“中国结的编织手法是‘根’,结艺万变不离其宗。要想将中国结编出特色,最重要是创新。”李建霞随手拿起一个葫芦挂件,告诉记者,像配在小葫芦上的中国结,属于比较常用的类型,一年可销售上千万个。

中国结与其他产业配套发展,打破了中国结销售对节假期的依赖性,李建霞也因此接到源源不断的订单。“我们每年可为聊城东昌府区、泰安肥城等地的葫芦烙画和桃木雕刻产业供应中国结配件上千万件。”

20年间,李建霞创办了个人的公司,从单一中国结加工,发展到现在结艺制品、绳编工艺品、高档酒水包装、布艺制品、饰品、工艺葫芦加工六大系列产品,多个品种,销往中国10余个省市,部分产品出口韩国、美国。

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在编织中国结饰品。 赵玉国摄

在公司规模扩大、效益提高后,李建霞积极吸纳周边下岗职工、农村闲散劳动力、留守妇女,帮助贫困妇女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在李建霞公司居家就业的妇女累计超过人,月收入均超过元(人民币,下同),为周边困难民众搭建了就业增收的平台。他们领走红线等材料,在家里编织各种中国结,挣钱、顾家两不误。

此外,李建霞还将“村企对接”行动与产业实际和妇女发展需求相结合,利用妇女之家、妇女儿童家园等阵地开展培训,组织农村妇女以村为单位,送技术上门,采取集中授课和入户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居家创业增收。目前,公司已形成“妇联+示范点+编织户”的创业就业模式。

“下一步,公司打算开发以实用为主的中国结新产品,帮助更多姐妹致富。”李建霞说,中国结不仅是节日装饰品,也是日常用品,她要让来源于生活的中国结,慢慢回归生活。“我心里一直有个梦想,要把中国结艺与服装设计结合,创作出实用美观的中国结主题衣服,希望能实现。”(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