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金华客户端10月11日消息(浦江县融媒体中心报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锅具进入寻常百姓家,传统的铝锅渐渐从家中消失,过去走街串巷倒锅的吆喝声也很难再听到。国庆期间,“小炉匠”刘有法来到浦江郑宅镇麟溪村,给村民制作铝制品,让我们重新见识了这门老手艺。
在浦江郑宅镇麟溪村一处空地上,“小炉匠”刘有法刚把手推车停好,村民张悦霄就拿着一袋废弃的铝制品赶来。她告诉记者,今天听说刘师傅来村里了,赶紧把家里没用的铝制品收集起来,让师傅加工。
浦江郑宅镇麟溪村村民张悦霄:我这些汤罐没有用了,拿来做成大锅、铲,以前的时候来铸过,这些锅啊,铲子都很好。这种锅很实用,有很多年好用,很实惠。
接到张大妈的生意后,刘有法开始制作。记者看到,土法制作铝制品工艺简单,只见刘师傅把废弃的铝制品用榔头敲扁,再放入锅炉容器中,利用煤炭高温将它融化成铝水,接着捞出杂质,注入模具中,让其自然冷却。
刘师傅说,倒锅的时候火候最重要,而铝水温度高低,全凭肉眼辨色识别,浇铸时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废品,这靠的就是技术和经验。冷却后,刘师傅打开模具取出成型的锅具,经过细致的打磨整形,成品就做好了。
浦江郑宅镇麟溪村村民:这个是我小的时候在老家看到过,在这里好几年都没有见过,今天又第一次看到,看着还挺稀奇的。
浦江郑宅镇麟溪村村民:我们村里来了一位小炉匠,这是很老的一门手艺,已经失传了,看到他我感到很亲切,我把他整个图画都录下来,感到非常高兴。
刘师傅今年64岁,20多岁开始他就跟着父亲走街串巷给村民制作铝制品。他告诉记者,很少有人会抱着坏锅漏壶跑几里地去修理,所以他们必须在街巷村屯的住户中寻找生意,每天推着车走十几、二十里路并不新鲜。
在过去,物美价廉的铝制品相当受欢迎,行业辉煌一时,手工艺人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但现在,市场对手工铝制品需求逐渐减少,,所以很多手工艺人也选择离开这个行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像小炉匠这样的民间手艺人已经没有了市场,这也导致许多手工艺和民间的绝活渐渐失传,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记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虽然小炉匠这样的手艺人,已经渐渐被历史所淘汰,但是作为一项民间技艺,这份文化遗产应该被传承下来,现在很多民间绝活和手艺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这就是对传统手艺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
审核:陈鸣/编辑:沈思源/责编:严可为/监制: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