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会被这样的场景震撼:一位耄耋老人坐在旋木车床上,脚下的踏板一高一低地律动。老人低着头,专注地用刻刀在高速旋转的木块上刻画着。随着老人刀下的动作,一蓬蓬的木卷花绽开跌落……一刀一削一雕一磨间,一件既具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旋木制品露出真颜。
刘传宝在调试旋木车床。(受访者供图)
这位老人名为刘传宝,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鄄城旋木工艺的传承人。
1月10日,走进鄄城县郑营镇刘庄村刘传宝的工作间,他慢慢地推开门,老旧的木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明亮柔和的光线迫不及待地挤进了屋里。
屋内的布置虽然简陋,却有一抹木质香萦绕在鼻尖。置物架靠墙放置,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刘传宝所制作的旋木工艺品。花瓶、笔筒、木塔、茶碗、台灯……
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让人移不开眼。
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旋木工艺品,让人移不开眼。(受访者供图)
刘传宝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旋木制作技艺。一台老式旋木车床紧挨着窗边,卷曲的木屑散落在周围,工作台上还有尚未完成的“花拉棒槌”。这是村里小孩常玩的手摇玩具,因摇起来哗哗作响,当地人戏称其为“花拉棒槌”或“哗啦棒槌”。它也是刘庄村最具代表性的旋木制品玩具。
村里小孩常玩的旋木玩具——花拉棒槌。(受访者供图)
何为旋木?刘传宝向记者介绍,“旋木是源于民间的一种工艺,由于在加工时必须围绕中心轴进行旋转,因而得名旋木,部分地区也称其为木旋。”
旋木工艺的特点之一是通过手持刀具对旋转的木头进行旋削,最终得到形状各异的成轴对称造型的工艺品。
刘传宝专注地用刻刀在高速旋转的木块上刻画着。(受访者供图)
做旋木制品的木材是有讲究的,一般选用杨树、柳树、梨树、枣树等为原料,以二至三年以上生且无果节和虫眼的木材为佳。木材选取后,剥掉树皮,再按照旋木制品的尺寸大小将木材截成一段段的。
在天气晴朗时,将截好的原料晾晒20天左右。不可过干,过干会使木材变得坚硬,难以加工;不可过湿,过湿会造成旋木制品后期变形、干裂。
听村中老人讲述旋木历史,鄄城旋木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年的生产历史。相传明洪武年间有个刘姓木匠,从山西洪洞迁居到鄄城。他善于木作,除了制作刀把等农用工具外,还根据手拉皮条带动钻头转动的原理,设计出了简易的手拉旋床。后来,手拉旋床变为脚蹬式,制成了简易的旋车,也就是如今的老式旋木车床。
自此,老一辈的手艺人以售卖刀把、笔筒、衣架、花拉棒锤等旋木制品为生,才将旋木技艺一代代相传下来。
择一事,终一生。今年82岁的刘传宝,已从事旋木工作60余年。“我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从14岁开始就跟着我父亲干活,等我成家之后,旋木也是我养家糊口的手艺。”
在被问及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同样的工艺,是否感到厌倦时,刘传宝反问道,“怎么会感到厌倦,还有那么多东西没有学会。旋木工艺每步都不能含糊,要细细打磨,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能拿得出手。就像切块、修边、旋制这些过程,若对尺寸、比例的拿捏有误差,做出来的东西就不能用了。”
讲起过往的辉煌,刘传宝颇显自豪。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刘庄村余户,家家有旋床,男女老少都会上床旋活。“那时会旋木手艺的人很‘吃香’,旋木制品也流行。”每当村里有订单,都是先由刘传宝设计出样品,村民们再复刻。做好后,批发商就来村里挨家挨户统一收购。
村民家中闲置在库房的机械旋木车床,变成了堆积的“杂物”。(受访者供图)
然而,近些年,部分村民家中的旋床闲置在库房,变成了堆积的“杂物”。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维华说,“旋木工艺费时、费力,远不如外出打工挣钱来得快,有些村民也就渐渐放下了。”
“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我最担心的是老祖宗的手艺断在我们手里。”刘传宝忧心忡忡地说,有的老工艺人去世了,有的早早改了行,有的岁数大了干不动了,只有少数人还在坚守。
值得欣慰的是,刘传宝的长子刘文忠“子承父业”。“我自小跟着父亲身后,看着父亲手持刻刀旋削木块。学了这么些年,也只学到了父亲手艺的七成,我深知要达到父亲的水平还需一段时间,但我有心理准备。”刘文忠说,“我得将祖宗传下来的百年技艺完整地传承下去!”
为保护这一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鄄城县文化旅游局已将鄄城旋木工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且该项目已在年入选菏泽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3月入选山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陈茹通讯员任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