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现代艺术遗弃在角落里的品质,成就了日本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63.html

作者:青柳正规

江户时代,日本各个藩地纷纷推出本地特产,作为一项经济政策,奖励民间开发生产各种手工艺品便是其中的一环。工匠们精雕细琢,互相切磋,磨炼手艺,革新技术,造型设计也越来越有品位。

日本传统工艺品:西阵织

不久,日本迎来明治维新的开放时代,欧洲人见到日本工艺品后赞叹不已。因为他们眼前的这些纯手工制品是他们无法批量生产的。在明治维新发生的一个世纪之前,也就是年前后,在产业革命兴起的欧洲,制造业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工厂化的大批量生产。所以他们对日本工艺品的精湛技艺感到惊讶,同时也怀念起自己曾经拥有而又早已被遗忘的那些淳朴可爱的手工制品。

再者,日本朝着现代化国家迈进,当然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同时为了落实“殖产兴业”的政策,一定要继续扩大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规模。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面,日本比欧洲晚了整整一百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必须将传统领域的优势保持到底。在这个时候,从欧洲传来了如雷贯耳的喝彩声,这对于曾经落后一步的日本来说,反而让坏事变成了好事。

在明治初年欧洲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来自日本的工艺品大受欢迎,成为出口商品中的一大亮点。幕府后期,日本的出口商品多为海苔等海货,后来发展到以生丝和茶叶为主。与这类大宗商品的出口额相比,分散制作的工艺品太少。尽管如此,日本工艺品在国外的人气居高不下,需求量也在稳步增长。

说到当年日本工艺品畅销海外,最好的证明就是那个时期的产品如今在日本已经所剩无几。那些滞留在日本的产品也许都是海外不受欢迎的劣质产品。京都清水寺附近有一座名叫清水三年坂的美术馆,专门收集展出从幕府末期到明治年间的民间工艺品。年开馆之时,特意到欧洲把当年日本优秀的工艺品买回来,否则,展览就无法开幕,由此可见,当年的日本工艺品在欧洲是多么受宠。

清水三年坂美术馆

但是,从明治二十六年(年)的芝加哥世博会起,日本工艺品的人气开始回落,在七年后的巴黎世博会上甚至受到了差评。

那么,曾经倍受欢迎的日本工艺品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设计制作上一味迎合西方的口味,反而为自己挖下了坟墓。明知自己的产品深受欢迎,在设计制作上更应当精益求精。可是,由于对欧洲人的兴趣缺乏调查,盲目生产,让“日本制造”迁就欧洲的需要,结果导致海外的评价一落千丈。欧洲人被日本独具匠心的传统工艺所吸引,但是这种表面现象也误导了日本,结果,让日本在出口商品浅薄化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哪位能人能够站出来及时纠正。虽然有美国的东洋美术史专家费诺罗萨和冈仓天心等优秀的美术评论家,但是在这些专家学者的眼里,坊间工匠的手工艺品远不如艺术作品的档次高,拿不到台面上进行点评,再加上国外信息闭塞,所以传统工艺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中不知不觉地断送了自己的发展机遇。

海外需求缩水后,日本工艺品在国内需求的支撑下继续前行。可是到了战后,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需求量逐渐减少。同时,民众开始将工艺品视为富裕阶层的奢侈品,这种倾向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时期尤为明显,特别是壶盘之类的高档瓷器经过名作家之手,俨然成为主人身份的象征。因此,工艺品的需求量虽然在整体上一路下滑,却也暂时逃脱了暴跌的厄运。

日本传统工艺品:九谷烧

最为严峻的形势出现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后。由于需求骤减,陶艺、漆器、金属工艺、染织等所有产地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其实,在此之前陷入低谷也不足为奇的工艺品行业,却在这场泡沫经济中硬是挺了过来,于是在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传统工艺等于遭到了双重打击。

目前,泡沫经济的破灭让日本工艺品行业举步维艰,各个产地后继乏人。在世界上值得自豪的绝技也已经到了能否继续传承的危险边缘。

在黑云压城的恶劣环境中,我们应当首先看到出现在这里的一线光明。从年到年传统工艺品行业的变化曲线来看,企业数量的减少并不明显,年的产值为亿日元,比鼎盛时期减少四分之一,从业人员的流失也和这个比例基本吻合。

的确,不能奢望国内需求有较大幅度的回升。但是,由于近年来日本的工艺品在海外再获好评,所以这次危机对海外需求的影响不大。据我分析,这种局面的出现应当归功于有关美术作品的评价所带来的变化。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以前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有三个标准,创意、主题和品质。一般认为古典美术作品如果全面均衡地达到了这三个标准,则为优秀作品。但是,这个标准在19世纪中叶开始发生变化,在从欧洲出现了印象派以后,对创意的重视程度开始升温。主题往往因作品而定,其重视程度与创意基本相同,然而对质的要求则轻描淡写。所以,我们在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的时候,会发现有不少作品留有涂抹和落笔的痕迹。

日本传统工艺品:南部铁器

那么,对于最受印象派重视的创意,我们又该如何定义呢?可以用“独特”来代替。简而言之,就是干他人没有干过的事情。

所以到了19世纪后期,艺术家必须敢为人先,挑战新鲜事物。某件事情有人做了,下一位必须另辟蹊径,再下一位也要争取更新。追求“独特”意味着对创意的重视。于是,艺术家们奋不顾身地追求“独特”,全然不顾观众的感受,不去思考如何让自己作品做到赏心悦目。结果怎么样了呢?无人喝彩的作品泛滥成灾!

在门可罗雀的寂寞中,艺术家们只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互相吹捧:这幅作品如何如何新颖,那幅作品怎么怎么与众不同……

如此说来,片面强调创意的结果让现代艺术的道路越走越窄,变得越发无聊,疏远了大众。

然而,在现代艺术每况愈下的过程中,欧美人却意外发现早已被现代艺术遗弃在角落里的品质,在某些作品中依然存在,而且非常讲究。这就是日本画和日本的传统工艺。就在现代艺术片面追求“独特”的时候,一向重视质的日本画和工艺品,以其本身固有的风格在世界造型艺术中独树一帜全面收获了“创意”的艺术效果。近年来,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终于让日本的工艺品在世界重新获得了好评。

最近20年间,日本的竹编工艺品在美国备受欢迎,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单价高达一两万美元的美术工艺品十分畅销。竹子在日本人眼里司空见惯,可是在没有竹子的美国,竹子就显得那么奇特,那么迷人。笔直的纤维富有弹性,材质既轻巧又结实,再经过工匠的巧手编织,让竹编工艺品透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美感。

别府县JR大分站,日本的竹编工艺品

类似的竹编工艺品在盛产竹子的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也能生产。如果提供原料,再派人指导,欧美人也不是不能干。但是,想要做出实实在在的好产品,谈何容易?

这个道理不仅限于竹编工艺,对日本所有的传统工艺品也都说得通。日本的优势不仅在于工匠的一丝不苟和心灵手巧——当然,这也是日本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使用者一方的素质和眼光。日本自古就有刻意磨炼一线工匠的良好传统,在饭馆里掌勺的老师傅再怎么努力也有极限。一位厨师如果在讲究吃喝的顾客面前经不住考验,他就炒不出一盘地道的好菜。这个道理对于工匠和厨师都是一样的。

大英帝国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曾经在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的珍宝。当时为了显示国家的富有,从名贵产品到稀世珍宝,见到好东西就收。中间还有这么个插曲,为了能够从一堆石头里挑出宝石,他们还特意培养了一批专业鉴定师。这些在英语里叫作connoisseur的家伙们不仅能鉴别美术和美食,还能判断个人兴趣和爱好有无品位。在日本就没有这类鉴定师,因为人们在生活感觉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普通百姓至少也养成了使用好东西要倍加珍惜的生活习惯。至于什么是好东西,大家心里自然有谱儿,这是日本人的强项。这个强项让明治初期生产的工艺品无可挑剔,让欧洲人看到后尖叫不已。

自古以来,日本人在生活中常用的那些品质高尚小巧玲珑的东西,不只是瓷器、金属制品,还有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比如,用来印染“江户小纹”的纸型,精雕细刻的花纹非常精美,令人咋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把用纸型加工而成的高雅和服或者浴衣穿在身上是那么随意,丝毫没有异样的感觉。在他们身上也许看不到那种能够发动一场宗教战争、市民革命的豪情壮志,但是他们却憋足了一股子劲头,在现有的条件下一定让产品的做工更加考究。

江户小纹

日本人用来加工和服或浴衣的工具:纸型

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日本人对于什么是细腻精巧,什么是品质高尚,或许说不清楚。但是,在他们心里有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即在生活中自然养成的对品质的追求和约束,这是掌握在日本人手里的一笔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我认为,在这里可以寻找到今天的日本工业追求产品质量过硬、细节无懈可击,造型完美无憾的起点。如果说代表传统工艺品特色的细腻和精巧,没有溶化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里,那么,就没有今天日本制造业质量第一的文化素质。

这里体现出日本与欧洲在制造业上的区别。不过,欧洲有的国家也与日本大体相似,这类国家恐怕要数德国和意大利了。德国为了把中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传统手工业技术传给后代,将“工艺大师评比制度”提升到法律的高度,积极开展技能传授活动,充分发挥工艺大师们的核心作用,追求产品质量,促进制造业发展。德国的具体做法是通过“大师评比制度”保持产品质量,而日本是从日本人心目中的文化角度对品质进行自我约束,我觉得两者的区别就在这里。在这个意义上,意大利工匠对技艺的磨炼更像日本。在欧洲范围内,意大利是迎来现代产业发展时期较晚的国家,为了与当时的先进国家竞争,意大利必须全力保护手工业的发展。

图书介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