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带娃去逛博物馆,都会被博物馆的各种活动、展品、有趣的介绍吸引,每次也都会涨不少知识,不过不管是我,还是我家娃,总是很好奇,博物馆里的藏品是哪里来的?他们怎么决定展示哪些、收起来哪些?不展示的那些展品怎么保存?展品会坏吗?要怎么修理?
这本《DK博物馆背后的故事》,几乎回答了我俩所有这些好奇的小问题,向我们展示了之前从不能了解的博物馆的另一面。
逛过那么多博物馆之后,你有没有好奇过,博物馆是怎么来的?
最初的博物馆,起源于欧洲贵族的各种收藏——珍奇物。慢慢地,人们觉得,这些包罗万象的收藏不应该只存在于贵族个人的家中,而是应该开放给公众,让更多地人看到。于是,这些最早的私人收藏,有些被被捐赠,有的被整体转让,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被建立了起来。
也许你去过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兵马俑,看过另人震撼的俑坑。但是,你知道他们是如何被挖掘出来的吗?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那些考古工作者们工作的场景,看到了那些陶俑是如何被清理、拼接修复。
那些记录历史的时间胶囊,不只被埋在土里,有些,则是被淹没在水下的。那么,大水下的文物又是如何发掘呢?
在博物馆里,你一定见过那些整个被挂在墙壁上的化石。就像这样的,
但是,你有想过,他们是如何被挖出,又是如何固定保持它原来的样子吗?在书中,你会看到古生物学家们的智慧。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有一只网红狮子,他的表情可以用一个“囧”字来形容,但是,你知道博物馆里这些标本,都是如何收集,又是如何制作的吗?
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人类猎集标本的历史,并分享了达尔文如何通过这些嘴巴长得各不一样的山雀,而迸发了进化论这一理论。
同时,书中也向我们揭秘了各种有动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以及那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我想,自博那只网红狮子之所以如此之“囧”,大概就有眼睛位置没放好的原因吧。
发现与制作标本不容易,要保存好这些藏品,也不容易。
书本怕衣鱼,木制品怕木虫,皮毛制品怕地毯甲虫。这些我们平时根本看不到的小生物,却是很多藏品的天敌。不过,我们的科学家们,也有得是办法等着它们。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那些珍贵的历史遗迹,但又担心因为人流太大而对它们产生影响,制作复制品,是一个可以两全的方法。
从一个雕像,一幅马塞克镶嵌画,还是一个恐龙骨架,
甚至一整个洞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科技,让他们完美还原。
让更多人的人可以有机会感受这些历史之美。
除了介绍这些遍布全球的博物馆背后的故事,书中还介绍了世界各地很多让人值得一看的博物馆。拿着书,对着地图一起找找看,书中提到的这些方,都是位于哪里?
这看似是一本讲博物馆的书,却以博物馆为线索,却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从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人类学、等包罗万向的知识,展示了科学家们思考和工作的方式,展示了各种高超的新技术。
如果,你也对博物馆充满好奇,不如一起来读一读这本书吧!它一定会为你打开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