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板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

北京湿疹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xwdt/210618/9079472.html

人造板产业链全景

人造板行业上游主要由林业和胶粘剂行业组成,下游面向建筑业和家具制造业。其中,在下游,需求主要流向家具和建筑行业。

人造板行业主要产品有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人造板。其中,胶合板是指具有一定规格的原木,经旋(刨)削制成单板,再经干燥、胶合、组装、热压而成,符合国家标准和供需双方约定标准的生产活动。它有广泛的用途。

整体发展:严格的环保政策促进行业规划有序发展。

-政策背景:环保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的加大,国家在环保方面大力提倡无害化,尽量减少有害物质。人造板方面,生态环境部于年6月24日发布《年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攻坚计划》,指出要深化园区和集群改造,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其中,将重点调查家具、零部件制造、钢结构、铝型材、铸造、彩涂板、电子元器件、汽车修理、包装印刷、人造板、皮革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粘合剂及其他有机溶剂的化工行业如医药、农药、涂料、油墨、粘合剂、染料、日用化学品、化工助剂、合成革等。

此外,各企业集群要统一整改标准,统一整改时限,打造一批标杆,转型升级一批,优化整合一批,淘汰退出一批。家具、彩涂板、皮革制品、制鞋、包装印刷等集群。以小企业为主,侧重于资源替代,而汽车修理、人造板等集群。,着力优化整合,关停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整改达标无望的企业。

此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使人造板行业更加规范。到年4月,根据国家标准委的数据,我国人造板行业共有37项国家标准;其中,有两项有待实施;分别是《基于甲醛释放量限值的人造板室内负荷限值导则(GB/T-)》和《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GB/T-)》,将于年10月1日实施。

——市场规模:年约亿美元

中国人造板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加快。年作为产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的破局之年,我国人造板行业在质量提升和市场稳定方面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中国人造板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我国大中型人造板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小型企业数量持续减少。实现产能的兼并整合,跨行业兼并重组,行业内并购不断涌现,优胜劣汰不断。

特别是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涉及对所有人造板产品以及家具、地板、木门等下游木制品加征关税,将对我国人造板进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人造板行业必须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胶合板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推进,行业整合将加快;经过三年产能萎缩,纤维板行业将触底回升,行业复苏可期;刨花板行业产能进一步释放,行业供求关系短期内出现逆转,发展压力显现。

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数据,年中国人造板市场规模约为亿美元。

——整体供给:年产量约1.4亿立方米。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年我国人造板(软板除外)产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年,我国人造板产量为1.49亿立方米,之后出现波动,年降至1.42亿立方米。根据近年来我国人造板的产量,预测年我国人造板产量约为1.4亿立方米。

——竞争格局:山东是供给大省,但需求仅排全国第三。

企业竞争格局:大亚图标发展比较稳定。

因为中国的人造板行业没有国家资源的垄断和大型国企的投资,属于完全竞争市场。木材原料上游供应分散,对人造板行业无明显影响。下游的需求可以决定人造板的价格,但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对人造板行业有很好的影响。

从各公司年报数据来看,营收排名靠前的企业有大亚盛翔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宜化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伟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林峰木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森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从营业收入来看,大亚图标的营业收入呈现稳定趋势,从年的70.5亿元上升至年的72.6亿元;而宜华人寿则呈现较大波动,从年的80.2亿元跌至年前三季度的9.1亿元。

区域竞争格局:山东、江苏、广西成为供需前三。

从行业供给侧看,我国人造板制造业产量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广西等地区,分别占年全国总产量的25.04%、19.20%和14.91%。前三个地区占比近60%,集中度较高。

从行业需求端的区域结构来看,我国人造板制造业销售额主要集中在江苏、广西、山东等地区,分别占年全国总销售额的20.57%、20.17%和18.25%。前三个地区占比近60%,集中度较高。

产业链发展: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带动上游供给增速放缓。

——上游现状:整体增速放缓。

林业资源:面积近年来保持不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林地面积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73万公顷。此后一直呈波动上升趋势。到年,我国林地面积.1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62万公顷。

木材加工:年总产值约亿元。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加工和木制品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木制品加工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购买国之一。人造板、家具、地板年产量已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国内木材产业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规模扩大化、产业集聚度提高的良好态势,初步实现了三大战略转变:从利用天然林向利用人工林转变;从扩大生产规模的单一发展模式向扩大规模节约使用的复合发展模式转变;从利用一个市场、一种资源向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

根据《中国林业与草原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国木材加工业产值的波动在减小。年中国木材加工业总产值为.07亿元,年实现增长27.71%,达到.1亿元。

年,中国木材加工业总产值进一步收窄至亿元。

粘合剂:良好的供求关系。

胶黏剂也称粘合剂,是一种能将两个物体表面粘合在一起的物质。与其他连接方式相比,胶接具有重量轻、接头处应力分布均匀、强度高、耐疲劳等优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胶粘剂行业呈现出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胶粘剂产销量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国内胶粘剂产品以中低档胶粘剂为主,部分胶粘剂产品(如通用产品)产能已超过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随着新能源、电子电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市场对高性能、高品质胶粘剂产品的需求仍在不断扩大,国际知名化工企业纷纷将相关生产设备和技术战略性转移至中国大陆,占据了国内高端胶粘剂市场的较大份额。

据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统计,年,胶粘剂产量增速进一步提高,产量约.3万吨。年,我国胶粘剂产量约.98万吨,同比增长5.25%。

根据中国胶粘剂及胶粘带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胶带及胶粘剂市场报告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年中国胶粘剂产量将达到.7万吨,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年可能低于.7万吨。

据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统计,年至年,我国胶粘剂销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年,中国胶粘剂市场规模达到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根据中国胶粘剂及胶粘带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胶粘剂及胶粘带市场报告及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胶粘剂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根据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中国胶粘剂行业的发展目标是年均增长8.3%,初步预计年中国胶粘剂销售额为亿元,增长率为8.3%。

——下游现状:家具、建筑行业成为人造板主要下游端口。

家具行业:行业整体有序发展。

中国家具协会和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年,中国家具行业产量逐年增长;年,家具行业受外部经济环境、房地产环境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产量增速放缓至.6万件。

年,中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48%;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3亿元,同比增长10.81%;累计产量98.45万件,同比下降1.36%;累计出口.93亿美元,同比增长0.96%;累计进口27.6亿美元,同比下降16.10%。

年,中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下降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同比下降11.1%;累计产量万件,同比下降1%;累计出口.1亿美元,同比增长11.8%。

截至年1-2月末,全国家具制造业产量万件,同比增长54.0%。

“新型城镇化建设”计划等战略将进一步扩大城市消费群体,优化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我国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住房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带来持续发展动力和新一轮消费增长。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将在一定时期内推动儿童家具的发展,为家具行业提供长期未来持续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年至年,中国家具行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近三年来,我国家具行业受内外环境影响,家具产品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年业务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4.33%,年业务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1.48%。

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家具行业:一方面,疫情导致国外木材进口大幅减少,导致木材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疲软,国内家具陷入需求低迷。年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下降6%。

中国家具协会数据显示,-年,中国家具行业利润总额逐年增长。年,家具行业累计实现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10.81%,反映出行业逐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获取更高利润。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影响,年中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利润.7亿元,同比下降11.1%。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年,中国家具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最低值。家具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暴露出诸多痛点:行业增长乏力,经济下行趋势逐渐明显,人口红利消失和原材料成本上升造成企业运营成本高,国际知名品牌少,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应用程度低,企业生存压力大,国际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

一些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如尚品宅急送、欧派、索菲亚等,积极推广运用互联网、智能制造、绿色生产等技术,正在逐步提升家具行业的制造水平;天猫、TikTok和宜都糖业等平台公司也在改变该行业的商业模式。年疫情的爆发加速了行业的洗牌,培育了新的增长点,推动行业在重新整合后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

行业: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固定资产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市场的规模,建筑业的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密切相关。-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9.0%,从年逐年下降到年的32.45%。年后呈上升趋势,年增至50.9%。

从下表可以看出,-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普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以后,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的形势下,建筑业增速呈现小幅上升趋势,特别是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9%,建筑业总产值增速达到6.2%。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对建筑业产值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建筑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细分市场:胶合板占72%

从人造板供应的产品结构来看,胶合板占据了人造板市场的主要比重,其次是纤维板。-年,胶合板占比呈上升趋势,年达到72%,纤维板占比在25%上下波动,刨花板占比在10%上下波动,其他人造板及材料占比在13%上下波动。

-供应情况:年约1.96亿立方米。

胶合板是我国传统的人造板产品,产量和市场份额最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胶合板已经成为中国人造板行业的主导产品之一。《中国林业与草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年,我国胶合板产量达到1.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6%。

——区域分布:山东省领先。

从区域来看,年中国胶合板产量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广西、安徽四个省区市。此外,年,除北京、天津、上海、青海、西藏外,其余26个省(市、区)全部生产胶合板,其中山东、江苏、广西、安徽4个省市胶合板产量超过万立方米,山东省胶合板产量以万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一;江苏胶合板产量万立方米。其次是广西省,胶合板产量为万立方米。

——材质分类:木质胶合板占比高达89%。

胶合板产品根据产品材质不同可分为木胶合板、竹胶合板和其他胶合板。木质胶合板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年,木质胶合板产量.2万立方米,占胶合板总产量的89%;竹胶合板和其他胶合板的市场份额很小。

近年来,根据中国胶合板制造业细分产品产量的变化,预计年木质胶合板产量约为.4万立方米。

——需求:年约1.76亿立方米。

近年来,中国胶合板的消费量一直在增加。年,中国胶合板消费量为万立方米,同比下降0.4%。近十年来,我国胶合板消费年均增速达到15.9%,增速持续下滑。但仍是人造板中增长最快的板材,消费增速仍高于产量增速0.9个百分点。

预测:年市场规模约为亿美元。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非木质植物为原料,主要是森林剩余物、次等薪材等森林废弃物制成的板材或模压制品。,通过一定的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然后用或不用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胶合而成。用于减少对木材的依赖,是节约木材资源的重要途径。具有幅宽大、结构好、胀缩率低、弯曲成型性能好、施工方便、适用性广的特点。

人造板的制造大大提高了木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解决了资源与发展的矛盾,对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短缺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强化资源利用效率。中国人造板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发展。但由于宏观经济压力、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行业进入成熟期时结构调整优化的影响,行业整体增速较低。

未来几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4%的低速增长,受疫情影响,年人造板行业总产值增速将略有下降。到年,中国人造板市场将达到亿美元。

中国人造板制造行业市场前景如何?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造板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人造板制造能资源潜力、中国人造板制造产业政策、国内外中国人造板制造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中国人造板制造能利用产业发展、中国人造板制造能源重点企业经营、中国人造板制造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规划等,帮助企业和投资者了解中国人造板制造能源行业市场投资价值。您若想对中国人造板制造能源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中国人造板制造能源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