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菲斯的铜刻技艺是其三大手工艺之一

.今日先去曾经的皇宫,现在的国王行宫参观。

然后进入菲斯古城,在多条小巷中漫步,领略活着的天方夜谭。

之后前往红城马拉喀什。

在酒店典型的伊斯兰马赛克图案影壁前留影。

皇宫兴建于梅里尼德王朝时期,占地达80公顷,包括几座行宫、清真寺、神学院、花园等。

现在仍然作为摩洛哥皇室行宫,国王每年均会在此居住几周。

现任国王与王妃的婚礼就是在这座行宫里举办的。

大门里面的建筑是十四世纪的。

行宫的铜制大门十分精致,全部为皇家御用的手工匠人制作。

远远看去,颇似黄金打造,经过多年仍然熠熠生辉。

菲斯的铜刻技艺是其三大手工艺之一。

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看,啧啧称奇。

邵导指点我们铜门的制作工艺,原来硕大的铜门是由一块块的铜刻件拼接起来的,线条间的一块块图案先要经过两个家族,每个家族将近人的细心凿刻,之后再按设计图样用铆钉将一块块的刻件拼接在一起,一个大门的制作经过几百个工匠的手竟还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一锤锤一凿凿中,传承着千年的工匠精神。

行宫门前的宽广大道。

行宫这一侧的大门警备森严,不允许抵近拍照。

离开行宫前往老城。

远处宣礼塔下面的一大片,就是在菲斯古城中的世界上的第一座大学卡拉维因大学所在地。

菲斯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

于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区,世界重点文物紧急抢救项目。

这是我们在摩洛哥游览的第四座也是最后一座世界遗产。

菲斯也是摩洛哥国土上最早建立的阿拉伯城市,已有多年的历史,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古老的一座。

在摩洛哥人心中,菲斯是他们的骄傲。

走近布日卢蓝门(BabBouJeloud),一眼就看到了它醒目的菲斯蓝,一下就将你带回到那个热闹非凡的年代,跨过这道门就一步跨越了千年…

据说很早以前菲斯就因盛产这种以蓝色为主色调的马赛克而闻名于世,于是,相对于马拉喀什的“红”、梅克内斯的“黑”、拉巴特的“白”,就有了“菲斯蓝”的美称,有人说,它是菲斯独有的艺术品,而Fesblue甚至已成了这种“蓝色”的专有名词。

更有意思的是,城门外侧是“菲斯蓝”,内侧呢?镶嵌的马赛克花纹图案几乎与外侧一模一样,但整个色调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绿色——“伊斯兰绿”。

城市LOGO欢迎词中已经有中文啦。

一进大门就是当地的集市,巷子旁的墙壁上悬挂着国王穆罕默德六世的图像。

穿过这段玄关似的安静前廊,鳞次栉比的小店,耳边商贩的叫卖声,带着浓重当地生活气息的市井之情扑面而来。

那一条条铺就着被时间打磨得闪亮光滑、早已坑坑洼洼的石板路,斑驳的墙壁,窄窄的小巷真真实实的呈现在你面前,等待你去丈量。

建于—年的布-伊南古兰经学院。

导游指着这家手工艺店里墙上挂着的、刚才参观的皇室行宫铜制大门的照片,说明这家店是唯一被允许悬挂此照片的,因为他们是皇家御用制作铜制大门的手工艺传人。

店内各种铜制品琳琅满目。

摩洛哥独立后,他们失去了只为皇室御用的条件,为了生计也制作民用制品,但其工艺和皇室技艺传承人的品牌却是响当当的,唯此一家。

铜灯罩都很精致,可惜体积太大无法带回。

技艺传人在制作铜盘,他在一个光滑的铜裸盘上似乎随意地用小锤子快速敲打着凿子,优美的花纹随之流淌出来。

介绍说各种图案早已被吃到了心里,完全不用对着模子照猫画虎。

大致相同的东西在他家的价格要比正常贵出不少,卖的是皇家御用的传承手艺。

选购了一个中意的盘子,50刀。

古城有多条大大小小的街道和小巷,错综复杂的蜿蜒街巷与鳞次栉比的黄色土屋交织于山丘。

菲斯古城居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最有能耐的地图绘制师到了菲斯也得甘拜下风”,话语之间是对这扭曲盘杂如迷宫的城市满满的自豪和骄傲。

菲斯古城占地约,街道和小巷纵横交错,没有当地人带领,进了古城再想走出来十分困难,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和“最容易迷路的地方”。

有人说,走进菲斯古城是需要勇气的,即使带着指南针和古城地图,迷路也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

几十米间就有四、五个岔路口,我们的摩洛哥导游早已无能为力,完全倚靠菲斯古城的地导,与我们一样紧紧的跟着古城出生长大的阿位伯人导游的那面小旗,近3小时在迷宮中漫步。

昨日的担心与叮咛果不其然!

小巷虽窄但并不枯燥,各家各户的门脸并不雷同。

窄窄小巷里的门洞也有许多学问,看似门洞大小都差不多,不似我们的皇宫贵族、富甲商贾将富贵气都写在大门口,人家一般看不出平民百姓与豪宅大户的区别。

这里其实还是有窍门的,那些门洞中是双门的,推开大门,里面一定是你想象不到的别有洞天,大院深宅的富庶大户。

这种大门虽是单门,但有两个扣门环,里面未必是豪宅大院,但一定是两户人家。

有意思的是访客欲去哪一家就要扣响哪一个门环,两个门环的声音不同,两家扣响的次数也有不同。

里面的主人听到叩门声及正确的次数,即可辨识是否是自家来客。

声音、次数都对的是熟客,声音对次数不对的一定是生客。

两个声音都扣响的不予理睬。

聪明!

小小的门环携带了大量的信息,省去了主人的许多烦恼。

小巷或因朝向阳光而明亮,又或因遮蔽在光线的暗影中而阴暗甬长。

有时疑惑就要撞向南墙时,一个急弯又柳暗花明别有洞天。

古城的生命延续就在于有他们的存在。

如此迷宫般的窄巷完全施展不开机械,而条条街道却整洁干净,没有垃圾遍地的情景。

每日人们还在沉睡之时,清洁工就已在条巷子里忙碌了,这真的就是中世纪生活状态的再现。

沉淀在这里的各色人们,是古城绽放出丰富多彩的魅力所在。

一位瘫痪的病人被抬上轮椅,我注意到他的腿上早已失去了肌肉,而他的眼睛仍然炯炯有神的祈望向天空,是安拉在召唤他吗?

眼见为实,这里除了毛驴真的组织不起物流。

驴子仍然是这里绝对的交通工具。

驴就是这里的机动车,人给驴让道。

少数仍存留在古城的犹太人。

唯一仅见拉建材的翻斗车,一夫当道万夫莫行。

与我们的想法不同,巷子虽小却并不说明两侧的房子也小,门脸不大并不能断定没有深宅大院。

类似北京的四合院,这里的“胡同”也藏着世界级的清真寺、大学、富豪的阔绰大院。

古城的人们也需要路牌。

有你的存在,才能证明城市的古老。

狭窄处真的需要两人侧身而过。

来到菲斯老城最神圣的圣地--伊德里斯二世陵墓(MausoleumofIdrissII)。

伊德里斯二世是菲斯城的奠基人,他的陵墓是于年到年间伊斯梅尔时期修建的,建造的时候穆莱-伊德里斯还在世,陵墓带有阿拉维王朝时期的建造特色。

一层建有清真寺和陵墓,清真寺现在依然为菲斯老城的穆斯林礼拜的主要场所之一。

非穆斯林不得入内,因而也无法看到里面的陵墓。

但是他精美的外墙建筑同样值得驻足眺望,门口能够隐约看到清真寺的天井。

外墙建筑精美一派皇家的尊荣。

陵墓旁有很多小店卖着各色糖果等,可用于朝圣时供奉用。

无数的穆斯林前来伊德里斯二世的陵墓朝圣,以获得好运,也有女穆斯林带着求赐子嗣的愿望而来。

这个标牌说明附近应该有个犹太人的教堂。

忘了是什么了,也是个清真寺吧。

卡拉维因大学是世界最早的大学,它建于公元八世纪,其历史比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还要早两百多年!这所大学也是一所清真寺,最早的教学方式是学者向教徒讲解《古兰经》。

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不是意大利的博罗尼亚大学(),也不是英国的牛津(),而是非洲摩洛哥非斯的卡拉维因大学。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卡拉维因大学是至今为止一直在从事教育事业的世界最古老的大学。

公元年巨商穆罕默德·菲赫利的女儿法蒂玛·穆罕默德·菲赫利在菲斯出资修建了卡拉维因清真寺及其附属的教育机构。

卡拉维因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培育出了很多著名人物。

我们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穿过无数迷宫般的胡同,来到这个大门略微打开的大学,我们目睹了这一古老大学的风采,仿佛看到一千多年前的学生们就在这里席地而坐,听老师讲授神学、天文学和古兰经等课程。

当时的授课方式是不分时间段不分年龄,只要来上课就有专门的老师授课,老师有一个固定的座位。

学生在老师的周围环绕成一个扇形听他口授,学满一定的时间并经过最终的考试,完全合格后会发学生一纸证书,凭此证书就可以去当地的清真寺、政府等任职。

这就是现代大学的雏形,现代大学也是要学够学分,之后经过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辩发给毕业证书。

基本上是传承了卡拉维因大学的教学方法。

十二世纪时,它成为北非地区最大的清真寺,里面可以同时容纳2万人做祷告。

这仅是它的一个门,一共有16个门。

它里面的图书馆藏有各类伊斯兰教书籍几十万册,其中珍贵的手抄本多册,有许多古兰经的手抄本,十分珍贵。

以前从沒听到过世界的第一所大学在非洲摩洛哥,开眼了。

地导指点着牌子拐入一条巷子,阵阵臭味渐渐飘来。

摩洛哥自古就是手工业发达之地。

古城菲斯堪称摩洛哥的手工业之都。

在众多的手工艺中,皮革业算是菲斯最为著名的行当了。

到菲斯最不能错过的景色,是每家的屋顶上的七彩世界——五颜六色的大染缸。

菲斯染坊有年传统皮革染制历史,代代相传至今。

皮革制品是菲斯最重要的手工艺品之一。

抬头,制革厂的牌子,我们来到了菲斯最著名的皮革印染作坊。

进门先每人发了一支薄荷叶,放在鼻子上以抵挡刺鼻的臭味。

毛驴不停的运来鲜皮,运走在四周房顶风干后的成品。

狭窄的楼梯墙上悬挂着染坊的图片。

皮革染坊也已成为到当地必须参观的最著名景点之一了。

摩洛哥的皮革制品名闻天下,菲斯则是摩洛哥制革业的中心。

上到三楼营业厅,卖皮革制品的地方。

各种皮具以挎包为多,我们没有购买的意愿,上屋顶平台去。

哇塞!

站在露台上,居高临下俯瞰染坊,下面五彩斑斓,未曾想到的视觉与嗅觉的冲击!

色彩各异的巨大“缸阵”。

众多的鞣皮、熟皮、染色的缸,一排排、一片片聚集在这个区域里。

菲斯的制皮和染坊保留着传统搓揉及风干的古老方法,从熟皮到染色,仍然沿用着几千年的传统工艺。

27种颜色,多个石臼染缸依次排列,如同油画家手边的巨大调色盘。

缸群占地约有一个足球场大,颜色各异的“缸群”又像是大蜂窝。

露天的大染缸,圆的、方的,大小不一,黑的、红的、黄的、咖啡色的、蓝的,色彩斑斓。

一些工匠在染缸旁忙碌着。

传统工艺大致是:生皮子要先放到具有一定腐蚀性的混合液中浸泡四至六周,这种带有腐蚀性的混合液的成分有牛尿、生石灰、水和盐,浸泡后会溶解掉皮质坚硬的部分,多余的脂肪和杂毛被溶解干净。

然后把皮子放到盛满鸽子粪的白色池子里浸泡。

工匠们需要在鸽子粪池里赤裸双脚踩踏三个小时以上才能让皮子彻底软化。

鸽子粪里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可使皮子软化并更容易染色。

然后把皮子放到盛满鸽子粪的白色池子里浸泡。

工匠们需要在鸽子粪池里赤裸双脚踩踏。

鸽子粪里含有一种化学物质,浸泡和踩踏可使皮子软化并更容易被染色。

浸泡并清理干净的皮子,拿到全世界最大的用来晾晒皮子的露天屋顶晾晒。

宰牲节时会有大量的皮子供应,没有足够的地方晾晒,就会晾晒在周围的山坡上。

接着把晾晒好也已软化好的皮子,放进已经添加了各色染料的染缸,用于皮革的上色,劳作的工人忙碌的穿梭其间。

这里所有的染料都是从天然的植物中提取的,罂粟花中提取的红色,凤仙花中提取橙色,藏红花中的黄色,薄荷肯定是绿色,蓝色是从鼎鼎大名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草本植物蓼藍提取的,褐色是杉木。

工匠们跳进染缸,用双脚不断地踩压皮革,使其被染料无缝渗染。

虽然他们的日工资接近50美金,但每天面对高温炙烤下的染缸散发出的如此恶臭味道,无法想象日复一日劳作的工匠是如何忍受着这样的工作环境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待二十天后皮革被彻底浸润,再捞出放置在露台上或悬挂在屋顶栏杆上自然晾晒风干。

得到一张张染制好的皮革是多么的不容易。

欧洲比如意大利等顶级皮制品商,每年都会从菲斯进口染制的皮革,再深加工改造制成高档的皮具制品。

离开染坊时见到毛驴不停的运来鲜皮,运走在四周房顶风干后的成品。

据说当初菲斯古城申遗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有这间千年皮革染坊的存在。

如今,古城内只余下三家皮革染坊,也许再过几年,这种传统工艺就会彻底消亡。

所以,要想亲眼见到原生态的手工皮革染制工艺,要抓紧时间了。

离开菲斯大染坊,继续漫步。

门脸不大,里面却藏着一所学校。

随着不大的门打开,孩子们似决口般的涌入小巷,刚才还安安静静的街面突然欢声笑语不绝。

真想进去到藏在深巷中的学校里面看一看,教室什么样?有操场吗?

男孩子疯淘嬉闹,不知他们是否见过外面广阔的天地?

菲斯城的未来不知是否还能在你们手里延续?

安达卢西亚(andalous)清真寺,十三世纪的建筑。

最珍贵的是屋檐上那一条条的木质结构,保存完好,随着年代越久远它的颜色变得越黑。

这个大门整体是联合国的重点保护文物。

摆了个染衣的姿势,正好我抬起相机拍了他,马上要钱。

菲斯古城与我国无锡已结为友好城市,此景与天朝的古镇小街颇为相像。

走到一处铜制工艺品的小广场。

各类伊斯兰款式的铜制品应有尽有,看得人眼花缭乱。

往前走,依着路两侧排列着密集的店铺,铜器店、卖牛角梳子的、颜色绚丽的香料店、北非特色小红帽的手工艺店、带着蜜香的椰枣店,卖油灯和水烟壶的锡器店,更多的则是带着臭味的皮具店,皮包皮鞋皮墩子将小小的店铺淹没。

菲斯的麦地那是最适合旅人闲逛采购的地方。

令人忍唆不禁的牙医店。

走到了木匠广场边的奈加因木工艺与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的前面有一处被称为“圣水”的清泉,据说这里的水清澈甘甜,是来自真主安拉的圣水。

穆斯林在用圣水小净。

在古城中推开一扇小门,里面别有洞天,这是我们今天午餐的地点。

揭晓,迄今吃过的最好吃的椰枣炖羊肉。

饭毕,心满意足,向着古城出口走去。

生、活、海鲜,水果蔬菜一样不缺,熟食、甜点样样不少。

神奇的菲斯,条小巷就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般,为里面的居民输送着生命的能量,古城也因此而成为活着的古城,异彩纷呈。

琥铂色的椰枣乃为上品。

3个多小时,我们从蛛网般的菲斯古城中走了出来,人虽已出,心却还在恍惚,真好像是从中世纪又一步迈入了现实世界一般,很奇妙。

卫星轨迹记录下我们在菲斯古城用双脚亲自丈量的路径。

不像我们的墓地阴宅永远躲着阳宅,它们就像生前一样,靠近自己的家,俯视着菲斯古城的点点滴滴。

拜拜,奇妙的菲斯,前往需6小时车程的红城马拉喀什。

道路两旁依然郁郁葱葱、赏心悦目。

一路上大面积的种植着橄榄树,摩洛哥的油橄榄(鲜果)及橄榄油在世界市场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其油橄榄出口仅次于西班牙,是世界第二大油橄榄出口国;摩洛哥橄榄油出口量约居世界第5位。

我们一路有安拉保佑吧,几次都是上车行进时下雨,下车游景点时则雨过天晴。

原来预报今天菲斯古城上午有雨结果没下,刚刚离开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中途前挡风玻璃虽经雨刷奋力摆动,能见度仍然视线不清,真是豪雨啊!

说什么来着?快到马拉喀什时,大雨渐停,云层拉开了一条宽带,漂亮的、翻滚着的云团欢迎我们来到马拉喀什。

未完,请继续看下篇。

其他游记欢迎访问我的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