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有一个传承百年的非遗艺术——李氏掐纸,而掐纸艺术的第四代传承人李雪用自己灵巧的指尖让这份传统手艺焕发了生机。
在沈阳市沈河区李氏掐纸工作室,我们见到了今天的主角——李雪,短发利索,时常微笑,看起来就是一位很有文化底蕴、性格随和温婉的女性。在李雪的带领下,我们一边欣赏着栩栩如生的掐纸作品,一边聆听她给我们讲述李氏掐纸的前世今生。
年,李雪出生于辽宁海城牛庄镇。李家有一项近百年的传统工艺:纸葫芦制作,俗称掐纸葫芦。平时农活之外,夏伏一过,李姓一大家人老老小小都要忙这个活计,一直忙到第二年端午节前几天,然后在牛庄这个北方经济重镇批发售卖。每一年,李家的这个产品都非常走俏。
20世纪初,李雪的太爷爷李树芳经营者“李果匣子铺”。有一天,在野外他救起一位奄奄一息的异乡女子,并将女子接到家中养病。为了表达感谢,被救女子便将掐纸的手艺传给了李家,并制作了一些手工制品在店铺售卖,结果生意非常好。此后,这门手艺就成了李家的副业。
李树芳有七个子女,李雪的亲爷爷李永茂排行老四。她的童年与掐纸密不可分。每天爷爷奶奶忙完地里的活,就座在炕沿边一个木凳上制作掐纸葫芦。每天放学之后,李雪也帮着干点零活:粘个穗子,贴个花什么的。有时看见奶奶掐褶,也动手去掐,逐渐爱上了掐纸葫芦。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牛庄李家整个家族五六十口人都在一年四季地忙着这种手艺。
然而,意外却突然降临。年10月,在新加坡留学的李雪接到父亲不幸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的她同母亲低迷了近三年。
年,由于蜂窝折叠式的新式工艺葫芦出现,使得李雪的这门传统小生意被挤兑,五六万元的成本几近赔光。偶然的机会,李雪参与了一次沈阳火炬大厦举办的民间公益展活动,这让她大开眼界,萌生了创新掐纸工艺的想法。
为了完成自己在掐纸工艺方面的创新,李雪首先开始研究纸。看到各种包装纸很好看,不同的花色、图案当中每一种做什么物件能出现最好的效果,她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试验,这样,她每次买纸都会大大地超出预算。有一次,她在纸张批发市场上看到一款包装纸的图案,觉得特别适合东北特色人物的衣服,又怕将来厂家的这款纸停产,就一狠心,跟老板订了两件货,花销五千块钱。回到家,母亲有点不高兴,毕竟家里不宽裕,可是当母亲看到她在深夜还执著地忙着制作东北农家院人物和衣饰时,也就默认了。结果,她的这类系列掐纸工艺品,很快就得了市场的认同。渐渐地,她的作品题材不仅有好多传统、现代生活中的人物和物件,也生动再现了东北城乡的各类生活场景。她的掐纸艺术作品也逐渐名声在外。
年,李雪的李氏掐纸被列为沈阳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雪掐褶纸艺的操作,主要有六道工序,即选料、裁纸、做褶、做形、粘球、组装。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其中,最难的就是做褶和做形。通过对纸张的掐褶、加湿、定型等工艺,能制作出多种形象逼真的生活物件、建筑、人物及群体场景,非常独特,她的作品也就越来越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