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有个历史悠久的会市,自宋朝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
过的是农历,今年非常凑巧与五一假期差不多时段。
简而言之,相当于各地都有办过的庙会,闲逛购物吃喝的。
作为一个手工爱好者,特意拍了些传统手工制品。它们在日常中比较少见,通过会市才得以一次性看到。
本人手机像素很低,图片没有高清,而且人很多,不会散开让你美美拍照,就不考虑构图啥的,没有拍糊就庆幸了。
图片将就看吧。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个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不认识的物品。
蓑衣。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柳宗元的诗,描写了大雪纷飞的寒冬,一个渔翁披蓑衣钓鱼的孤独画面。
我想,现在很多孩子把诗倒背如流了,也想象不出蓑衣的模样。
蓑衣是古代的雨衣,非常厚重,很沉。我小时候见一些老人穿过,大雨天跑到田地里忙碌。
古代在没有防水材料的情况下,用天然的植物编织出蓑衣,确实是勤劳智慧的结晶。
可惜,蓑衣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
它摆出来卖,大家都感兴趣凑上去瞧,买的人很少。
第二个,可说百分之百的年轻人都看不懂。
杆秤。
年轻时候我是会看秤的。现在不会了。
因为这个知识点用到的地方太少。你就算天天去购物,也看不到几次杆称,都是电子秤。
知识越不用越生疏,最终忘记了。
杆秤有一种平衡之美。
我看过制作过程,不是削根杆子,做点标记就可以的。它需要一种平衡,很难做出来。
第三个,我都不知道准确的名字。
一系列红漆木制品。
用网购平台通俗的说法是实木收纳盒。古代的话应该叫木匣吧,有些是食盒。
我们这边,我在浙江,女子出嫁,装陪嫁时会用到这些盒子,所以是红色。不过,也是以前常见。
现在都是纸质礼盒居多。
说实话这东西很重,搬起来累。
手艺人做木匣很用心,表面都绘制人物图案,故事感扑面而来。
大致分辨的话,一般是《西厢记》、《牡丹亭》这种素材,还有很经典的八仙。
八仙就是那吕洞宾、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
全部纯手工,用毛笔描的。
托盘也有图案。这不是有钱人或者达官贵族的东西。是平民的产物。
以前的人穷归穷,对美也有追求。
如果你觉得看着一般般,绝对是我手机像素的错。
这个盒子实物超美!是我看到最漂亮的。
第四个,锡制品。
图片拍得乱,但有个鲜明的对比。
亮闪闪的是不锈钢制品。灰的一堆大多是锡制的收纳罐或水壶。
另有铜制的炭炉,带孔的那个。
对不锈钢制品大家都不陌生了,物美价廉,耐用,不怕摔坏。
锡制品也是这些优点。为什么大家都不用了。不锈钢更优越。
以上四个物品总结起来,都有个共同的特征:这时代,有更好的东西替代它们。
这也是为什么传统手工艺面临消失。
有比它们好用的东西出现了。
时代不需要它们,无论你多希望文化传承,不被需要就等于淘汰。
作为一个手工爱好者,这显然是无情的结论。
我做的布艺,基本是全手工的,也被问到,你做这个有什么用。
用“需要”来评价,特别残酷又现实。
传统工艺文化传承问题,年年都在讨论,但从来没有一个理想的结果。
一面不停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