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64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人民资

◎文/徐报融媒记者季芳

图/徐报融媒记者车佳孙井贤

产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围绕坚守实体经济,徐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重点构建“6+4”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年,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2个百分点,规模突破亿元。其中,徐工集团力争到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工程机械主业进入世界前三,集团进入世界强。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

实施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计划

做强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世界级地标性产业集群。主攻工程机械、特种车辆、安全产业、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高端农机等领域,形成“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总成—整机装配—生产性服务”高端工程机械产业链,支持徐州经开区、徐州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加快发展,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到年,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做精新能源产业集群。主攻晶硅太阳能、薄膜太阳能、氢能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材料等领域,支持徐州经开区、沛县、新沂等加快布局氢能产业,鼓励丰县新能源车辆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徐州经开区、贾汪等建设新能源乘用、商用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打造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省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到年,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做特集成电路与ICT产业集群。主攻集成电路材料装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先进封测等领域,形成“材料—装备—设计—制造—封测”产业链,建设徐州经开区、邳州经开区半导体材料与装备基地,打造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大硅片制造基地和国内集成电路材料、装备产业高地。到年,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做优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集群。主攻生物技术药和化学新药、新型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医疗健康及保健、生物安全和服务等领域,形成“产品研发—成品药生产—商业流通—医疗保健”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链,建设区域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打造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高地。到年,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做大新材料产业集群。主攻碳基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纺织材料、储能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布局建设国家水性超纤新材料创新研究院、超纺棉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锂电储能、莱赛尔纤维、高品质铝材、全降解卡基材料、高性能薄膜材料、新型装配式建筑等生产基地。到年,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做专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主攻资源循环再利用、环保产品与设备、高效节能设备、绿色再制造等领域,加快高效节能锅炉、稀土永磁电机等关键技术突破,重点发展治理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烟气、粉尘等领域的先进装备,支持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布局资源循环化利用全产业链,建设邳州、新沂等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打造区域环保装备产业和绿色再制造产业高地。到年,产业规模突破亿元。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实施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推动钢铁冶金、建筑建材、绿色化工、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批产品市场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高、产业链协同高效的传统优势产业集群。

钢铁冶金产业,加快向特种钢、精品钢、不锈钢、高端精密铸造用钢等高端产品转型,推动新型铝材、再生铅等制造流程和生产工艺优化,拓展产业链,稳定供应链,重点培育两大钢铁集团。

建筑建材产业,实施建筑业扩量提质工程,构建完善建筑业数字化平台体系,提升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推动建材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大绿色建材产品研发投入,布局建设一批新型建材生产基地。

绿色化工产业,以煤盐化工、医药化工为主,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延伸产品链条,进一步提升两家省级化工产业集聚区环境和安全承载能力,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构筑“农田—工厂—餐桌”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冷链生鲜、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木制品加工等产业,培育一批科工贸、种养加为一体的知名企业。

同时,推进制造基础高级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到年,新增省级智能工厂(车间)50家。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焦“研发端、制造端、服务端”,聚力“强链、补链、延链、融链”,加快提升产业链控制力竞争力。培育制造业大企业大集团,到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家,其中亿级企业1家,百亿级企业25家(含建筑企业3家)。“十四五”时期,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5%左右、总量过万亿元。

本文来源:都市晨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