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原生力六成日本逝者,最终与曹县棺木为

来源:一财网

“噼噼啪啪”的铆钉声中,孙阿姨在位于山东曹县的一间工厂内,将绣着樱花的粉色丝布整齐地钉在一块块桐木板拼成的长方形木箱上,虽然木箱看起来有一两米长,但重量仅有三四十斤,两个十岁小孩就能轻松抬起。

孙阿姨告诉第一财经1℃记者,这些绣着樱花的“布箱”,是日本人火葬亲人时用的寿棺。数天后,这些布棺将被巨轮运往日本的横滨港,之后被日本的品牌商分销往各地的寿材店。

孙阿姨不会想到,自己正以樱花布棺为媒介,与万里之外的日本友人,发生着最直接的联系。而她所在的山东曹县,也因为出口各种各样的精美棺材,逐渐成为日本棺木市场的主要供应者。

目前,曹县棺木在日本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但长久以来,这一产业在当地属于边缘经济,而它所处的木材加工行业又整体面临转型困境。

抢占日本六成以上市场

今年55岁的李如启,是曹县云龙木雕的创始人,有近20年棺木产销经验。他在接受1℃记者采访时说,每天公司要向日本发3个集装箱棺木,每年有1亿多元(人民币,下同)的销售额。

“每五个仙逝的日本人里面,就有一个用的是我们的寿材。”李如启说,作为当地最早的棺木产销厂家之一,仅云龙木雕一家,每月就要向日本发两万套棺木,占日本市场的20%。加上德弘木业、大恒兴木业等厂家,仅曹县一个地区,就占据日本棺木市场60%以上的产销份额——关于市场份额,目前有不同说法,当地媒体曾经援引相关数据称,日本棺木市场上九成产品出自曹县。

一个位于山东西南的偏远县城,如何悄然成为日本棺木市场的主导者?

当地人将这种源起,归于县城西北部的庄寨镇。

从曹县县城出发,驱车沿省道一路向西北方向走,当路边开始出现大片细木工板、刨花板、胶合板等木材加工厂时,庄寨镇便到了。

户籍人口仅10余万人的庄寨镇,是全国最大的桐木加工出口基地。一份由庄寨镇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年,庄寨镇开始出现第一家桐木加工厂,当时丁寨村的十几户村民看到村庄周边生长有大量泡桐树,萌生了成立桐木加工厂的想法,由此带动整个庄寨镇的私营企业、个体加工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初期的经营者,大多是一家一户的个体从业者,以桐木拼板等初级产品加工为主。

数十年间,当地政府针对产业的落后现状提出“个十百千万”的产业发展规划,此后,余家企业和多家个体加工户,次第出现于庄寨镇和周边30多个乡村。

最终,这个面积不过64平方公里的小镇,每年因木材创造的产值达亿元,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中部县城的体量;而每年加工的万立方木材,如果在一个标准足球场上垒起来,高度能有米。

当地90%以上的人口,都从事生态板、家具板材等木材加工相关行业。“我爷、我爸都是老木工,他们常年给十里八村的老人打寿材,我从高中毕业,就跟着爸爸学做木匠。”不过,李如启说,他的第一桶金,不是来自木匠,而是来自雕刻。

曹县真正与日本棺木结缘,是年前后。当时,日本经济结束了高速增长,棺木厂的利润也在日渐下滑,但工厂雕刻师傅的工资每天高达八九百元。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一些棺木厂开始慕名去公司的原材料发货地曹县,希望将工厂的木工雕刻业务外包。

“他们听说曹县的木材加工有名气,就跑来找外贸部门,让推荐几家做木工雕刻的企业,我们企业规模不大,但接的外地业务多,外贸部门的领导就推荐了我们。”李如启说,对方看了云龙木雕的一些雕刻作品后很满意,双方签了协议,交由他们代工。

不过,李如启很快发现,如果只是为这些棺木厂提供雕刻配套服务,就会一直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说不合格就不合格,他们说降价就降价。”李如启跟妻子商量,云龙木雕要想做大,就一定要走自己的路,“他们能做的,咱们也能做,他们能在日本卖,我们也可以到日本卖。”

趁着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华东交易会,他们将产品带到会上展销。很快,这些质量媲美日本厂家、价格更低的棺木,引起前来参展的日本品牌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