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可能是大家误解了极简主义。断舍离是极简主义的一部分,但极简主义不是极端主义。扔掉不必要的、留下最重要的,少量的色彩是极简主义的追求,但不是一白到底,空无一物。因极简而更有品质感,才是真正的极简主义。电视背景墙用薄隔板结合厚台面,打造出错落有致的设计感,也让实用性和美观性自然地融合起来。这种设计符合当下市场的需要,在展会现场很多人拍照或咨询。简单不等于简陋,细节更要精要。极简主义风格,一种“少即是多”的、趋于本质的美。为了达到这种极简的效果,比佐迪要求产品所有组成部分、所有细节及所有连接都被减到最少,传统木工结构很难满足这一要求。简单与简陋之间的距离,既近又远,中间隔着的就是品质感。当我们走近去细看,各种细节的完美度透露出做工的用心和精致。床头背景采用了高端系列的天然木皮打造,木质特有的沉稳和自然感也使卧室增加了舒适亲和的格调这一点和至繁至奢的洛可可风格对比尤其强烈。如果说洛可可风格是极尽装饰之所能,在墙面、顶面、家具表面、甚至是窗帘上,做各种曲线的、复杂的造型和装饰,那么极简主义的第一条就是把这些不必要的存在通通去掉,把家居从繁复的环境中解放,还居住者简单干净的居住环境和心情。挑技术的诞生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源于比佐迪对极简主义风格的极致追求。为此,风鸟创造性的运用机械结构原理,缔造以悬挑技术为代表的全新连接、装配、安装系统。在这一技术支持下,隔板等部件可做到极薄的厚度,这让极简设计更加的不受限制,也能做到更加极致和多变性。“内容减到最少,但是细节特别精致”,如崔复新所言,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风鸟创造出简约设计+机械结构的木制品工艺新方向,也将比佐迪品牌打造成极简主义家居的代表。餐边柜是悬挑结构,餐厅空间瞬间轻盈起来,让本来司空见惯的搭配一下子变的富有设计感。薄隔板秩序排列,随手放几个杯子或装饰品,就很有艺术氛围。从这个角度来说,极简主义的“极”不止是对“简”而言,更是对品质感的极致要求。品质感首先来自材料,极简主义一定要选用环保的板材,在这一点上绝不会“简陋”。就像比佐迪的极简主义产品,基材是德国进口定向欧松板,具有极高的环保性,即使刚装修完也不会有味道。家里要装修成“极简主义”风格,所有人都反对,极简主义难道只是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去掉一切非本质元素。除此之外,五金、饰面也是关键。这一点其实与生活方式是相通的,舍弃掉那些不必要的,剩下的自然要是好的。所谓“美的没有侵略性”,舒服才是极简主义的美真正的极简主义,不止是简单,而且赏心悦目、使人倍感舒服。这种舒服可能是色彩上的,也可能是触感上的,或者是布局上的。局部搭配天然木皮,既符合极简主义的自然质感,又让设计变得更加富有创意。比佐迪品牌从诞生起就被赋予了专有技术和高品质低价格这样的标签。按照常理而论,更高的品质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溢价,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超高颜值的比佐迪品牌却坚持低价。那在这看似矛盾的经营战略背后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崔复新用“极简主义DNA”给了我们答案。在崔复新看来,极简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设计风格,也是一种哲学思想、一种价值观。除了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比佐迪还把极简主义思想也运用到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上,减少管理流程以提高效率、优化供应链、拉近生产端和销售端的距离来降低成本,以极简主义哲学实现高品质低价格的经营策略。极简主义是简单的,但绝不是空洞的、简陋的,所以极简主义的设计其实并不简单。好的极简主义家居,简单而令人喜悦,让我们能够感受灵魂的自由和充实,回归心灵的平静和丰盛。极简作为一种设计理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但在国内家装市场,现代风格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而“极简主义”概念的流行是先作为一种生活哲学而非家装风格,因此我们如果要打造一个极简主义的家居,色彩一定不要运用太多,像比佐迪的极简主义有一个很强烈的特点,就是大面积使用单色,温雅的白、静谧的灰,使家居简单而气质。人们出于对极简的生活方式的追捧,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