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纺织品的生产,以及元代纺织品分类

西安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32.html

元代主要服用丝、棉织物,其次有毛、麻织物。蒙古早期的手工业发展较为原始的阶段,手工艺匠人社会身份为工奴,入元以后工匠地位明显提高,有了户籍,并且发展逐渐成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手工业,如:官府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寺观手工业、贵族官僚手工业等。

元代贵族为了满足奢靡生活,对于臣僚大量赏赐及国家经济贸易的发展需要,非常重视贵重工艺品生产,不仅全国征集优秀工匠组建庞大的官营作坊,民间也成立有私营作坊。

此外,元代寺院地位高,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独立经营一些手工业生产。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须之物,成为元代不同类型手工业发展的对象,刺激了元代纺织品生产发展。

一、元代纺织品的生产

1.元代丝织品的生产

据赵丰《元代香产业区初探》一文分析,元代蚕产业区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两大区域,长江下游又集中于太湖流域一带,四川盆地虽经唐宋发展也是一重要香产业区,但在元代大大衰落。说明太湖流域一带是丝织品生产的主要区域。

元代官方对丝织物的织造非常重视,仅《元史·百官志》记录已有所丝织作坊,元朝设有官方负责织造部门,如:工部、户部以及将作院、中政院等众下设系统,同时也有民间私营工匠作坊,如:杭州、苏州设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丝织作坊,伴随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元朝政府颁布保护桑蚕业的发展政策,将农桑种植业发展作为地方官员业绩考核内容。由于桑树的普遍种植保证了丝织品的生产织造。元代丝织物织造机构中有一部分穆斯林工匠,这些有着精湛织造工艺的东迁伊斯兰织工被组织起来专门为皇家效力,间接丰富了元代装饰纹样题材。

2.元代棉纺织品的生产

棉布生产在元代得以推广和发展,当时北方的棉花种植中心在河南、河北,南方主要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如:苏州、松江、杭州等地。棉纺织生产中心由福建、两广发展至川湖江淮广,并且通过对外通商渠道将棉产品输入东到朝鲜、日本、南到印度和南洋各地,西南通阿拉伯、地中海东部,西边远到非洲。

棉花纺纱织布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经久耐穿,逐渐成为贫苦百姓的重要服饰面料,棉布的织造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棉布图案主要靠织造和印染展现,由于缺乏实物资料,我们对元代棉布装饰图案的了解主要依靠文献记载。

3.元代毛纺织品的生产

蒙古游牧民族以畜牧为生,北方气候严寒,毛制品特别发达,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为蒙古民族传统手工业。主要有毡、毯、革,以及大量皮毛制品。用羊毛、驼毛等擀压制作的毛毡不仅可以服用,还可以制作庐帐、用于蒙车、室内铺陈。由于毡毯是擀制的无纺布,装饰主要靠颜色以及刻花、拼缝工艺表现,受工艺限制不可能制作非常细密的装饰纹样,装饰题材多为山水、楼阁、花鸟、人物、动物、云纹等。

据对元代毛毯描述,其制作精美,可惜实物保存有限难以了解全貌,由于伊斯兰世界的织毯技艺时至今日都华丽细密,为世人赞叹,可以想见,元代与伊斯兰文化联系密切,追求奢华的元代皇家织毯也必定华美绝伦。

二、元代纺织品分类

1.简单组织丝织物

平纹绢:约在魏唐时期,绢成为一般平纹类素织物的通称。织物为经纬线一上一下交织而成,蒙元时期平纹绢纬线略粗于经线,基本小加捻,在内蒙古达茂旗大苏吉乡明水墓出土有褐色绢、黄色绢片,甘肃漳县汪世显家族墓出土的棕色绢、河北隆化鸽子洞窖藏元代蓝色绢等。一般经线密度在35-55根/厘米,纬线密度在30-50根/厘米。

斜纹绫:绫在元代织物品种中也是主要服用品种。主要有异向绫、同向绫、缎花绫、特殊绫织物。元代四枚异向绫较多,同时也有少数的六枚异向绫。同向绫主要流行于唐宋时期,元代也有少量同向绫出现。山东部县李裕庵元墓中出土的深蛇色荷花鸳鸯暗地花绫夹裙,内蒙古达茂旗明水乡出土的缠枝菊花飞鹤花绫为同向绫。

缎:纻丝,又称注丝,后世称为缎。元代纻丝的成熟与推广被认为是元代丝织的一大贡献。由于丝表面浮长较长,显得光滑、平整、亮泽,深受统治者的喜爱。

元代出现了五枚缎,目前所知最早的缎织物出现于江苏无锡钱裕墓,出土了大量的五枚正反缎。鸽子洞元代窖藏中还出土了先染后织工艺织造的深蓝色正反缎,据记载元代生产暗花纻丝和素纻丝,纻丝由于织造费料所以后来逐渐改为平绫。

罗:方孔为纱,交孔为罗。《舆服志》载罗的品种有素罗、暗花罗、二色罗、销金罗、刺绣罗等多种名目,并且出现了罗中加金技术。实物主要出现在山东邹县李裕庵墓、甘肃漳县汪世显家族墓。南宋时文化中心南移,夏日气温升高,透气的罗织物受到百姓的欢迎。

2.复杂组织丝织物

织御容:御容,为用于供奉、祭祀所用的帝后肖像,有绘、织、塑等工艺制作。唐朝开始有对貌写真绘制先帝、先后御容用以供奉。元朝主要以织造为主,用极少量绘制的方式制作御容及佛坛,尚刚《蒙元御容》一文中有详尽探讨,织造御容为蒙元独有,以绘制御容做为织造粉本。

现存蒙元御容,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缂丝曼陀罗唐卡,织有文宗、明宗及两位夫人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代皇帝、皇后相册和国家博物馆的《元太祖画像》。织物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写实,人物身穿织物纹样也据实反映当时的穿着情况。

织金锦:蒙元时期最有特色的织物乃织金锦,织金锦是丝织物以金线显花。蒙古贵族称为“黄金贵族”,其对金的喜爱可见一斑。织金锦是现代的称谓,元时的织金锦分为纳石失和金段子两类,主要是根据制造工艺和纹样区别等方面来划分的。

3.刺绣

蒙古贵族常生活中极度追求服饰华丽效果,促使元代实用品刺绣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经历宋代宫廷画绣登峰造极发展阶段,从民间刺绣实物其水平可窥一斑,然而元代刺绣优秀作品主要来自于官府作坊。元代刺绣用处极广,不仅用于服饰还用于帐篷、车舆装饰。

剌绣工艺:元代实物上所见针法有平绣、网针、套针、抢针、钉针、辫绣、打籽绣、斜缠针、鱼鳞针等针法。目前最为精美的刺绣实物为集宁路故城窖藏出土紫罗地花鸟纹刺绣夹衫,在四经绞罗地上以平针为主,刺绣99组大小不同的图案,肩部两组大面积刺绣图案题材为“满池娇”,其他散搭图案题材有人物、花舟、禽鸟、山水、鱼虫等。

贴绣:先剪成图案,然后用线沿边缘将图案钉在绣地上。实物有北京双塔庆寿寺海云和尚衣冠冢出土贴罗绣僧帽。盘金绣与钉金绣:用丝线将金、银线钉在丝绸表面,主体部分由盘金线构成,也称蹙金绣。如果仅用金线缝圈轮廓叫钉金绣。

此种用金线刺绣针法在宋、辽、金时期都有实物或文献记载,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诏禁服用金诸法中列有“蹙金线”。辽耶律羽之墓出土紫罗地蹩金绣团窠卷草对雁,用22根燃金线拼成0.9厘米的轮廓线,而钉金绣一般只用一两根燃金线钉做轮廓线。此外,唐末辽初还出现了纹样内用平针,外轮廓用钉金绣的刺绣方法称为压金彩绣。

4.印金

整理元代出土纺织品中有多件以印金工艺表现花纹,这主要源于“黄金贵族”对金的喜爱。中国古代织物上印金可追溯到汉晋时期,唐代趋于成熟,贴金是用金箱直接贴在织物表面。

汉晋时期出现服饰上贴金印花的工艺,如:新疆营盘出土贴金衣襟、绢面贴金租靴,有学者认为这种贴金技术是随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技术。隋时期在敦煌彩绘壁画中已见菩萨的衣服上有贴金箱装饰花纹,法门寺地宫发现了年唐代贴金蝴蝶纹样纱罗。

唐朝贵族认为金银能使人长生不老,所以喜好金银制品,加上唐朝时期丝路畅通,与西域贸易频繁,各种用金制作工艺日渐成熟。泥金是将极细的金粉与粘剂拌匀后盖印或绘于织物上的一种加工方法。

唐代泥金印花多以金泥描绘于服饰,目前发现元代印金织物有私人收藏的印金兔纹纱、印金描朱兔纹纱、黄罗地印金搭子、四季花卉印金罗,以及山东邹城李裕庵墓出土梅鹊纹绸男袍等。

三、总结

元代纺织品在满足蒙元贵族奢靡生活需要及社会赏赐泛滥需求的剌激下,丝、毛、棉织物生产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丝织物中缎、罗织造技术成熟,特别是织金锦中纳石失和金段子是元代非常具有时代特征的丝织物。

同时,元代棉织物技术得到发展及推广,逐渐成为江南民间百姓主要服用面料。毛制品是蒙古民族传统手工业,元代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元代纺织品纹样表现工艺主要为织、绣、印工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