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问题,大乾坤,山东农大这门课程让学生吃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199035.html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路时川通讯员郭翠华报道

  新学期伊始,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课程团队的几位主讲教师又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

  “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需求点在哪里?”“我们的课程资源库内容怎样成为理论通向实践的‘垫脚石’?”……

  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让学生喜欢学并学有得。

  “尽管这门课程早已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但我们一直不停地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用问题把课前、课上、课后学习‘拴成一条链’,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动起来。”课程团队负责人罗欣老师告诉记者。

  预习素材吸引学生“走进来”

  《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课程团队成员在调研时发现,对于简单的知识点学生看课本就能看懂,在上课时不愿听,对于较难的知识点学生听两句听不懂,而懒得去听,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有的学生甚至仅为了考试达标和毕业而听课,影响了课程效果。

  面对新时代学生,梁荣蓉及其他团队成员尝试从“灌输式”授课逐步向“启发式”授课转变,在预习环节更是与生产实践、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

  “《肉与肉制品工艺学》是山东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主干专业课。现在每节课上课前,我们都会利用雨课堂发布预习素材,包括图片、视频、新闻、中英文科研论文、最新产品或市场调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思考即将学习的内容,明白在生产中如何用,并带着问题进课堂,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成员张一敏老师说。

  对此,级学生李元皓天和班里的同学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我们在课前回忆自己买肉的情形、消费情况,总结自己在买肉时候的主要选择依据,针对肉色等内容进行市场调查等。这些都是我们课前的‘开胃小菜’,特别好玩,也特别期待老师的讲解,看看和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做是否相同。”

  为了解学生们的预习效果,授课老师还通过雨课堂收集问题、调研成果等,在课堂讲解时有的放矢地为他们解答。

  课中讨论带着学生“动起来”

  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课程在每节课内几乎都设有不同形式的小组讨论和反转课堂环节。

  “我们在学习‘肉的微观结构’时,老师给了我们两张对比鲜明的肌肉微观电镜照片和两种肌肉的嫩度数据,让我们找出两幅图间的不同之处,分析微观结构变化与肉嫩度的关系。我们小组反复翻看课本、笔记并充分讨论后,走上讲台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研讨结果。当时教室里掌声一片,特别有成就感。”谈起自己的收获,级冯程程直到现在对学到的知识都记忆犹新。

  在课堂教学快结束时,《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课程团队老师还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由3到5人组成一个小组,围绕产品的生产工艺、新闻报道引发的思考和评论、最新文献资料等,自由设题、查阅资料,并在课上汇报,讲给其他同学听。

  谈起学生讨论和翻转课堂设置初衷,课程团队成员毛衍伟老师表示,让学生在参与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他们喜欢学、主动学、深入学,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营养大餐”。

  在《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课程考核时,授课老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内容涵盖课堂提问和测验、小组研讨与报告、课堂笔记、课后作业、章节考试、课程论文、一页纸思维导图等。“我们通过多维的全面评价,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完善下一步的教学,保证每一位同学都不掉队,每一位同学都有提高。”课程团队成员董鹏程充满期待地说。

  课后指导帮助学生“飞起来”

  山东农大食科学院大四学生常晓涌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获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山东省第十三届大学生科技节二等奖、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铜奖等奖项。

  “这些项目主题为‘黎想之肠的研发’,多亏了梁老师的指导。”常晓涌感激地说。上《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课时,梁荣蓉给他们讲了“人造肉”的概念、出现的背景和发展趋势,这吸引了常晓涌的目光。课后他问梁荣蓉:“‘人造肉’分为细胞培养肉和植物蛋白肉两类,我认为第一类人造肉在我国短时间内难以接受,而第二类是不是与我国传统的‘素肉’类似?可不可把‘人造肉’技术应用到西式肉制品的加工中?比如开发素肉肠等产品?”

  梁荣蓉当即肯定了他的想法,并给他了一些有关的最新科研文献,和他一起在植物蛋白肉西式香肠中的应用可能和一些关键技术。“这一下激发我的创新‘小宇宙’。”此后,常晓涌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在梁荣蓉指导下确定了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黎想之肠的研发”。也就是结合藜麦的营养保健性能,开发一款保健、低脂的素肉肠。经过大半年的摸索,常晓涌梦想成真了。

  在山东农大食科学院,不少学生和常晓涌一样在学习《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课程后“灵光乍现”,有了创新创业项目的新思路、新想法,并在授课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践,这其中有10余项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

  课余时间,除了课程老师手把手进行实践指导外,学生还能进入《肉与肉制品工艺学》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这个库里有“课前开胃”素材-灵魂拷问问题库、“正餐”素材-知识资源库、“精品增味”素材-思政案例库、“餐后甜点”素材-前沿科研论文资源库、“零食”素材-生产案例库等。“其中的视频、文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让我们更加清晰所学知识在生产中怎么用。”级学生王艺觉得受益匪浅。

  如今,《肉与肉制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模式在青岛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多所院校推广,让更多人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才干、长本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