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叶浩博
见习记者徐菁菁通讯员陈靖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高速公路引领高速发展、转型腾飞。一个紧挨着高速公路的古镇小村,既可恬淡地过“慢生活”,又驶上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快车道。
莲都区大港头镇河边村,是古堰画乡小镇的三个核心村之一,地处瓯江之畔、高速之旁,距丽水市区仅27公里,车行高速路,只要20分钟便可到达。
这里有古村落,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有画家村、古堰画乡展览馆、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等等配套设施。而在年,河边村的最响亮的地方特色,不是绿水青山、古堰画乡,而是机声隆隆、粉尘漫天的木制品加工业。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先富起来成了河边村民的梦想。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城与村的连接越发紧密,河边村众多青壮年进城务工,不仅给家庭带来可观的收入,也学到了生产技术,最重要的是他们带回了致富的新路子——木材加工。
靠山吃山。在木制家具产业能人的带动下,村里人开始步入砍木加工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一座又一座木制品加工厂拔地而起,青山绿水间的木材源源不断运到这里,被加工成木沙发、木橱柜、木桌、木椅,再运到全国各地。
村民江建华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的木制品加工厂在年10月开工,当时一套木沙发能卖元,仅用时3个月就能回本。随后,村里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达到60多家。全村30%的人都从事与木制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鼎盛期,来村里打工的外来人口有多人,是本村人口的4倍多。大量人口的涌入,带动了餐饮、租房等产业的发展,但村里的人居环境却不尽如人意,工人洗个热水澡都成问题。
进入新世纪,河边村依然繁华,但问题逐渐显现。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木材烘干产生工业废气,加工时粉尘漫天,噪音扰民,用“乌烟瘴气”来形容绝不过分。除此之外,违建的厂房和路边随意堆放的木料还造成消防隐患。
年,浙江各地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此后又陆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四边三化”工作。
年至年期间,河边村投入多万元,新建了村民活动中心大楼,同时,这几年还进行了道路硬化、健身广场修建、村庄绿化、自来水管网改造、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村容村貌,整个村庄焕然一新。
到年,古堰画乡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之后,位于古堰画乡景区核心区块的河边村,却因为低小散的木制品加工企业而显得格格不入,自然环境与低端产业的矛盾越发尖锐。
是发展休闲旅游业,还是捧着工业这个老饭碗?这成了河边村里人人都在思考的一大难题。
河边村做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年5月,河边开展治水拆违,仅用43天时间,腾空拆除木制品企业和加工点家,清除违法用地22.5万平方米,并将转型升级后的企业搬入周边工业园区。曾经嘈杂的河边村,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村里的黑臭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村民小时候摸鱼抓虾的清澈小溪和村旁静静流过的瓯江碧水。
(下转第七版)-05-:00:00:河边村:从粉尘漫天到“人在画中游”/enpproperty本文来源:丽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