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魅力来袭百场非遗体验课,等你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促进非遗“活态传承”,进一步推动“非遗在社区”工作,近日,江汉区年“非遗在社区”工作推进会在汉口文体中心召开。

会议宣读了江汉区年“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方案。从7月下旬开始,区非遗保护中心将组织汉绣、传统手工拼布、鱼门拳等8个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场非遗体验课免费送到社区!

感兴趣的居民可联系所在社区报名参加!

完全免费哦!

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

强身健体的传统武术!

恬静优雅的插花艺术!

等你来体验!

项目介绍

汉绣

汉绣发源于战国楚地,兴于唐,盛于清。是以荆楚刺绣文化为背景,以湖北荆州、洪湖、武汉为传播中心的区域性绣种。汉绣色彩鲜明富丽、线条挺拔分明、造型拙朴生动、针法规范灵巧,以铺、压、织、锁、扣、盘、套为主要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并以“花无正果,热闹为先”作为审美准则。色调浓艳、华丽多彩、金碧辉煌是其重要艺术特点。

鱼门拳

鱼门拳于明末清初年间孕育而出,与洪门拳、孔门拳同为汉口码头三大流行拳种,是汉口码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鱼门拳汇集了蹾打、别摔、扒拿等搏击技法,其拳势具有“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转折灵巧,柔中寓刚;活如车轮,轻如猫行”的风格特点。

传统手工拼布

传统手工拼布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湖北地区流传的百衲衣、百纳被、水田衣等都是现代拼布的雏形。武汉地区的传统手工拼布是将各种质地和一定形状的小片织物拼缝在一起,结合地区的文化特色,对布料进行二次设计制作而成布艺作品的过程。传统手工拼布实用性强,其作品不但能制成手提袋、被子等生活必需品,也可制成挂毯、玩偶等,装饰房屋,馈赠亲朋。

棉絮画技艺

棉絮画是以优质棉花为原料,对其进行高温、药物处理,染色得到着色棉花制作而成的图画作品。棉絮画不但保持了中国画浓淡相宜,燥润有间,虚实并重的笔墨韵味,更赋予了二维平面画浮雕般的立体美感,其色彩和谐,栩栩如生,在给人以艺术享受和熏陶的同时,更加强了视觉冲击,被外国友人誉为“东方的立体国画”。

洪门青龙拳

洪门青龙拳是洪门拳的一个分支,源于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曾在汉口四马路(现友谊路)帮会和汉口宝善堂口内密传,汉口开埠后,在长江集家嘴码头和汉水宝庆码头中的洪门弟子中传习,是当年汉口水塔、花楼街、民众乐园等地习练人数最多的地方拳种之一,也是汉口码头文化的组成部分。习练洪门青龙拳能强身益智、陶冶武德、延年益寿。

汉派插花

传统插花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广泛用花的历史是在商周时期。汉派插花在形成过程中,受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及中国书画、文学、园林、建筑、民俗文化影响,形成了崇尚自然、富于诗情画意、擅长线条造型、多用不对称式构图形式等独特的风格与特征,是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艺术形式。汉派插花根据创作者和使用场景不同,又分为“宫廷花艺”“宗教供花”“民间花艺”“文人花艺”等四大类别。

武汉剪纸

吸收古老的雕刻、彩绘、织绣、印染、皮影等艺术之精华,承“镂金作胜”、“剪彩为人”之古荆民俗,并造就众多武汉剪纸艺人。《汉口小志》曾记载汉派剪纸是“刻翠镂花,裁运缀鸟,极为斗工争巧”,形象的描写了汉派剪纸破刀工整、构图丰满、线条流畅、疏密有致,善用适形构图和点题文字来表达内容,独具俊秀而优美的风格。

武汉泥塑

武汉泥塑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它以泥土为原料,经过在手中捏、搓、补、雕,呈现出清晰的形状,惟妙惟肖。

来源:江汉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