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7日宿迁讯“县残联为我家的卫生间、厨房进行全方位改造,给了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现在我坐在轮椅上就能在厨房炒菜做饭了。”沭阳县庙头镇庙头社区63岁的丁云,是一名肢体一级重度残疾人,平时居家生活十分不便,需要家人陪护、照料,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沭阳县残联组织实施“康复助行”项目,为她家进行了“个性化”改造,彻底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在沭阳,今年将有余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可以得到这样的无障碍改造。为解决残疾人生活难题,帮助低收入残疾人及家庭减轻生活负担,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党史学习教育中,沭阳县残联从为民、便民出发,组织实施“康复助行”项目。该县请省辅具中心专家先后到华冲、青伊湖等11个乡镇进行入户筛查,为每户拟定“个性化”改造方案,安装扶手、座便器、热水器等卫生间设备,并对厨房进行改造,尽可能方便残疾人的日常活动。今年以来,沭阳县残联扎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有突出困难的残疾人及其家庭给予关爱、落实帮扶措施,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及保障残疾人基本医疗和康复需求等重点工作进行广泛调研,并提出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七雄街道农民谢观胜,今年55岁,腿部有残疾,因为没有技术一直待业在家,年初,镇里推荐他参加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后,成功推荐到邻村的星邦木制品厂工作,月工资元左右;高树村的陈士才老人,耳朵残疾,经过参加相关培训,并经街道推荐,成为一名企业圆板工,月收入0元左右……残疾人就业一直是个难题,为进一步探索残疾人脱离贫困、实现小康生活的有效途径,沭阳组织开展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四送”活动,全县57名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参加了培训活动。县残联成立“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中心”,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引进积木玩具、圣诞工艺品、羽毛球拍等19个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手工活,帮助多名残疾人通过辅助性就业实现增收,用行动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颜集镇76岁的姜正飞老人因患脑血栓长期瘫痪在床,一直想申请办理残疾人证,但是由于路远加之行动不便,老人犯了愁,得到消息后,沭阳县残联立即组织有关评残人员上门为老人评残,为他解决了实际的困难。工作人员详细检查老人身体状况,查看病历资料,仔细询问病史及致残原因,结合其实际身体状况做出残疾评定,并给予康复建议和指导。为残疾人服务就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沭阳县还开展“办证服务周边行”活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西圩、高墟等边远乡镇,进村入户零距离办证,送上“零距离”贴心服务。截至目前,已办理残疾人证21本。(吕述谡章杰金王亚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