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学立
出版时间:年12月
出版机构:中国摄影出版社
《中国匠人:河洛手艺人图文录(一)》于年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其续篇《中国匠人:河洛手艺人图文录(二)》近期出版。该书是一部关于中华民族摇篮心脏部位河洛地区草根级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生存状况的田野考察报告,亦是一本带着一定乡野方言的口述历史。
作者李学立以敏锐的触角,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具有温度的人文情怀,深入乡野市井,真实地记录了河洛老工匠、老艺人这一群体及其业者所面临的艺人垂暮、传承失序、功能失位、后继乏人、技艺失传的危机,以及老艺人们对传统的不舍和坚守。该篇涵盖打铁、磨刀、倒铝锅、做豆腐、做馔、钉马掌、制皮、谯割、勒笤帚、挖木瓢、握凳子、编凉席、柳编、竹编,一干手艺都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相关,是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体现,也彰显着手工艺匠人的生计技能与精益求精的痴情坚守。
年5月2日,李学立拍摄挖瓢匠李根富。王怀卓摄
翻开洛阳李学立先生赠送的《中国匠人:河洛手艺人图文录(一)》和《中国匠人:河洛手艺人图文录(二)》,凝视书中的文字和图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在农村常见的木匠、铁匠、石匠、竹匠、皮匠、银匠、制笔匠、制笙匠、做鼓匠、钉秤匠、劁割匠、编席匠、编篮匠、倒锅匠、握凳匠、磨刀匠、挖瓢匠、宫灯匠、传拓匠、做馔匠、做豆腐匠、勒笤帚匠、钉马掌匠以及编簸箕匠、吹糖人匠、捏面人匠、捏泥娃娃匠、纺花织布匠等一个个民间手艺人顿时在我眼前鲜活了起来。
作家余华曾说过:一个西方人活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40年就经历了。中国有近年的农耕文明史,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同时也在民间留下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业项目。改革开放40余年,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可以说中国社会遇到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传统手工行业和手工艺品大多被淘汰和遗弃,手艺人或已逝去或已进入了暮年,这些在中华大地上演绎了几千年的手工艺项目有些已经消亡,有的正在消亡。手工行业、手艺人、手工艺品,是历史的记忆,也是历史的见证。传承和保护手工技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令人痛心的是我们当代人很少有这种文化自觉,也很少有人认真、详细、完整、鲜活地把它们记录下来。虽然近些年,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确立了非遗保护项目和传承人制度,但是仍然有很多的民间草根手艺人没有人注意,任其手艺自生自灭,更谈不上对他们的保护与传承。
选自“竹编匠韦三起”一章。“软墙硬编篾,越编越滋腻。”编篾要比经篾硬实一些,这样容易整形,编出来的物品样子好看。图为竹编匠韦三起。
来自河洛地区腹地的李学立先生,长期在单位从事文秘工作,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各类匠作行当的手艺人情有独钟。手艺人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手工艺制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经历史洗礼留下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记住乡愁、追寻儿时记忆、树立民族自信的有效载体。他敏锐地感觉到,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很多行业很快就要消失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年开始学习摄影后,他决心用文章和图片记录河洛地区的手艺人。正是心中的这种紧迫感,让他把目光聚焦到默默无闻的民间手艺人身上,促使他利用业余时间奔波于河洛地区乡村与城市的各个角落,发现和记录那些行将消失的手工行当和手艺人。为此,他经常独往独来,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最近5年,他寻访到了30多位民间手艺人,借鉴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方法,利用交谈、笔录、声像记录等手段,获得了直接的、不加修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30多万字的口述材料,拍摄了10多万张图片,收藏了老艺人们使用过的工具和手工艺品多件,为中国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影像学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史资料、实物例证和视觉文献。
我认识学立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每次和他交谈,他都兴奋地讲他新奇的发现经历,同时,兴奋中又深藏着许多忧虑。学立做这件事完全是自觉自愿,没有经费,没有人支持,完全是个人爱好。谈到采访中遇到的困难,他说有五难:一是寻找采访线索难,二是与一些手艺人沟通难,三是手工作坊环境差拍摄难,四是整理老艺人口述材料难,五是业余做挤时间难。但是这一个个难题都被他克服了。
选自“握凳匠班应锋”一章。凳子座子安装好后,把两厘米左右宽的竹片放在托板上,别在凳子两侧槽牚的小槽里,就是小凳子了。把两根靠背牚扎上,在后滚柱上的小槽里装上靠背板,用塔挠把靠背牚和靠背板固定起来,这样,一把带靠背的椅子就握成了。
对于学立所做的工作,我内心十分敬佩。一是他抢救性记录了很多有价值的民间手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他的抢救记录工作是功德无量的,因为过不了多少年,这些行当、技艺、艺人大多就可能永远地消失了。二是他抢救记录的大多是最草根、最底层、最不被人注意的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与现在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艺人不同,这些人大多没有任何名气,没有任何人重视。但恰恰是这些人,这些行当,见证了中国最真实的民间文化。正是这些被排斥在政府保护和主流学术之外的边缘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反映了中国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三是学立记录抢救民间文化的精神。他不是记者,不是干部,不是学者,不是传承人,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单位职员,但他内心深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为了记录和传承这些文化,像“苦行僧”一样到处奔波,有时甚至遭受冷遇和不待见。而这些,他都没有放在心上。学立的可贵之处在于身处基层,心怀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为了记录传承民间文化无怨无悔,不计功利,不计得失,不计荣辱,所以,他虽是一个十分普通的人,但却是一个“大写的人”,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选自“挖瓢匠李根富”一章。加工漏瓢,还要在凹形底部排列标记出漏眼位置,钻出多个直径0.8—1厘米的漏眼,也有些人买回去自己钻漏孔。
年至年,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民间美术学者杨先让先生带领学生出入黄河流域14次,潜心调查民间文化,出版了《黄河十四走》,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