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绿豆的直径,约为3毫米
一张银行卡的厚度,约为0.76毫米
那你知道0.4毫米有多厚吗?
木工、精细木工、家具制作
同是木制品的艺术
那你知道这三者究竟有何区别?
“这就是世界最顶尖的水平”
倘若我们将世赛的木工类项目想象成搭建一座木房子,那么,木工解决的是房屋的楼梯、外墙、屋顶、楼面板等环节的制作,精细木工则专门针对门、窗、楼梯和其他建筑物体的制造,而家具制作则是一项综合运用家具设计、家具材料、家具结构、加工工艺、装饰艺术等能力,完成一件高质量的家具制作的竞赛项目。
与“精细”为伴,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对于精度的要求极其苛刻。以喀山世赛精细木工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中,选手需要在4天共22个小时内通过手工和机器设备,使用各种形式的榫卯接头连接两个或以上的木质零部件,每一个接缝处的缝隙大小不得超过0.4毫米。要知道,一张a4纸的厚度为0.1毫米,0.4毫米,也就是4张a4纸叠在一起的厚度。
然而,小于0.4毫米仅仅意味着选手能够在该项目中得分,若想得到满分,便要将缝隙的大小限制在0.2毫米以内。
这么小的缝隙,仅凭肉眼和尺子,怎么能够判断?
事实上,在精细木工项目的检查环节,裁判们的手中都会有一个“特殊道具”——塞纸(尺),其分为0.4毫米、0.2毫米两个量级。检查时,裁判会向缝隙插入塞纸(尺),一旦插入,选手就会被扣分。除了缝隙大小,裁判也会对榫接的松紧度和光洁度进行打分,由于木制品的修补较为复杂,一旦选手制作的成品出现了偏差,很难有机会进行调整。
“其实,0.4毫米的误差几乎不会对木制品的整体结构造成太大的影响,也不会影响木制品本身的使用,但这就是世界技能大赛,这就是世界最顶尖的水平。”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有关老师表示。
“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
作为世赛木工项目的技术支持单位以及集训基地,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承担着培养并甄选世赛种子选手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在许多人的概念里,鲁班是木匠的鼻祖,中国选手在该项目上应该占有一定优势。但其实,由于世赛精细木工项目的评分标准为国际标准,且更多考验的是图纸制作、高精度还原等方面的能力,中国传统木工中“巧妙、创造力、艺术”等优势未必能完全体现出来,因此,至今为止,中国选手在精细木工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为“优胜奖”。
“中国传统木工所使用的榫卯是小型的、精巧的,而世赛精细木工所使用的榫卯普遍较大;中国传统木工更多的是手工制作,虽然制作时间较长,但构思中蕴含着无限的创造力,而世赛精细木工则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因此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二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副校长项国平说。
对于中国的世赛选手而言,最难的便是转变观念,适应国际大赛的评分标准。为了达到极致的精细,选手需要“耐得住寂寞”,每天反反复复练习,精益求精,并学习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能够又快又准又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而在平时的训练中,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也会针对世赛要求安排理论课程和实操课程,确保选手能够掌握符合世赛标准的技术。
从学校社团走向世界赛场
目前,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有1位选手将要代表上海参加年底举行的世赛全国选拔赛。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参加世赛木工类项目的选手,大多来自校内的一个社团——“创意木工社团”。
年,创意木工社团正式成立。诞生伊始,其便受到了学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市政工程专业学生的喜爱,前来报名的同学络绎不绝,但要想加入社团,还需要通过面试与简单的手工制作考核。目前,该社团有20余名成员,只有对木工真正感兴趣,肯下功夫、踏踏实实、手艺精湛的同学,才能够进入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世赛精细木工的梯队之中。尽管世赛要求的是木工的“精细”,但在平日的社团课程中,指导老师还是会传授许多中国传统木工的技艺。
“匠心”,是同学们最直观的感受。作为学校实训中心的金牌教练、社团的指导老师,沈雪云精心雕琢的带有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华庭雅居,按照原型缩小25倍的方塔,模仿七宝老街制作的传统建筑牌楼“松江老街”等大型木制工艺品,让无数同学感受到了木工的魅力,也吸引着他们前来拜师。与此同时,沈雪云要求学生做木工要有“三心”,即耐心、细心和静心。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制作过程,都要耗费大量时间。只有刻苦训练,锤炼技能,才能做出好作品。
“我们许多学生,尤其是参加过世赛选拔的学生,都已经收获了不错的工作,有的去了建工集团相关施工单位,也有的去了其他的一些企业,或是担任一些学校的实训老师。掌握了一技之长,有助于学生开启人生新的篇章。”项国平说。
栏目主编:黄银龙
本文作者:俞宏浩
文字编辑:陈敏
题图来源: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提供